说明教育理念的发展?
1.中国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特点
1.中国哲学史长期以来一直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为基础。
转向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历史
明清时期,尤其是王船山以前,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天人合一观。只是到了王船山开始发展出一种类似主客二分的观点,即思维与存在的二分。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二是道家哲学的“道”与人的合一而无道德意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分为两类:一是源于孟子,兴盛于宋明道家(理学)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第二,董仲舒的汉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两个学派:一是以朱为代表的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二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人心即正义”思想。其实,天人合一就是不区分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而是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流派一般说,以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哪个是首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孰先孰后来划分和判断是不恰当的。王船山的“能力”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突破(虽然王船山有更多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哲学史的主流开始向主客二分过渡,是中国哲学史的转折点;孙中山明确提出
精神物质二元论实际上提出了主客二分,但还没有达到西方笛卡尔主客二分的水平。明清以前,中国哲学史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导,缺乏主客二分,因而缺乏与之密切相关的主体性原则;从王船山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哲学史开始向主客二分转变,开始向现代西方哲学召唤主体性原则。中国的现代哲学可以说是发展主客二分的哲学,是向西方召唤主体性的哲学。
2.中国哲学史从伦理学的长期研究转向了。
关注认识自然的发展史。
明清以前,中国哲学史着眼于天人合一,把主体和客体看作一个整体,所以普遍关注人如何在世界上生存的生命问题,很少有专门的、明显的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自我如何认识客体的认识论问题。人生的哲学叫人生哲学,理解的哲学叫认识论。明清以前,中国哲学史侧重于人生哲学和人事或人伦关系的研究,不注重认识论,因而不注重宇宙和宇宙观的研究。明清以后,中国哲学开始转向主客二分,开始注重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的原则,使得认识论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
发展科学,认识和征服自然,使自然为我们服务,是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的结果,以前者为前提。明清以前,由于强调天人合一,缺乏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中国不能说没有科学,但科学不发达,不被重视。明清以后,主客二分开始转向,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被调用,于是关注科学的发展和对自然的认识。如果说清朝以前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长期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与协调的思想史,那么明清以后,中国哲学史开始关注人与自然tL斗争的思想。
3.中国哲学史长期以来被“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主导。
到反“正义”发展史的开端
虽然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但孔子才是中国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其他任何学派都无法与之抗衡。在孟子的时代,“天下之言,不归杨,而杨默之言,只是一时。纵观整个先秦诸子哲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仍然是思想界的主流。孔子虽然很少说“天命”,但也不是没有说“天命”。他认为“天是最伟大的”,人们也认为孔子是天命。孟子的“天”主要是指正义之天,仁义理四端是“天属我之地”。孟子明确地把封建道德原则绝对化、客观化为形而上的正义之“天”,然后用这个正义之“天”来压迫人。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以天压人”思想的开创者。
汉代以儒家为唯一尊,董仲舒的天人相应论更明确地把封建三纲五常说成是“天意”,以“天意”压制人权。
虽然嵇康、阮籍等人说魏晋玄学“超脱名教,独善其身”,但魏晋玄学的主流是调和名教与自然。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但儒家思想仍然是正宗的。韩愈始终站在儒家“天命”论的立场上。刘禹锡有“人的理性”高于“自然理性”的思想,但不适用于后世。
宋明时期的道教,无论是以朱为代表,还是以王阳明为代表,都是以封建道德的“正义”来压制“人心”。心学主张天理是人心,不属于形而上的本体。王阳明甚至有怀疑孔子的反传统思想,但归根结底,他还是把封建道德原则当作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理”。
明清时期,王船山、戴震等人都反对宋明道学中“天理”与“人欲”的绝对对立,戴震甚至严厉斥责人死于理性而非死于法律的残酷。鸦片战争后的大部分先进思想家都反对儒家的“天命”观。谭嗣同认为,明教既不是“天理”,也不是“天命”,而是上位者压制下位者的工具。张一口咬定既没有“天”,也没有“帝”,强调一切都要靠“人力”。
在西方中世纪,压在人身上的是教会的神权,是基督教的神。同样,也是儒家的“天理”和“天命”压了中国几千年。西方近代哲学史是一部推翻教会神权的历史,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哲学史是一部开始挑战“正义”和“命运”的历史。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它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和自然的发现颇为相似。西方文艺复兴的两大发现,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提供了思想准备。中国在五四时期提出的两个口号,是对明清以来中国近代哲学史的一个总结:对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转变的一个总结,对自然科学知识发展和反儒家“天理”“天命”的一个总结。五四运动为进一步确立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反对“自然法则”对人的压迫,发展自然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哲学史还在沿着五四道路前进。
2.主要发展阶段
1.先秦哲学
中国哲学史在商代处于萌芽阶段。在商朝,遗嘱的“皇帝”或“天帝”被视为天下至高无上的主宰,一切战役、田猎、疾病、年成、行动都是根据占卜结果进行的。西周商朝灭亡后,出现了一种“天命”的哲学观,认为人事是天定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神人关系。商周时期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木的金火土充当五种基本物质,周朝有八卦和阴阳思想解释自然现象,但都掺杂着浓厚的宗教迷信,远没有科学知识为依据。
周公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后世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萌芽。
春秋时期出现了人造的“上帝之主”。前一天人格神的意义受到质疑的想法。郑说得很清楚:“天道远,人道多。”(1)这是一种轻视命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表达,但他讲得很简单。范蠡把天解释为日月运行的自然规律,强调人类只有顺应天才能成功。
孔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对天说得很少,但他仍然认为天是最大的,“犯了罪也没什么好祈求的”。孔子所说的“天”,多是有意志的“天”,是主宰一切的主宰。子曰:“生而有德,重于施,何以施之?”④可见孔子赋予了“天”以道德意义。后来的“自然正义”概念,可能在这里有其思想渊源。当然,孔子的这句话也包含了自己被上天命令的意图。子曰:“群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这也说明孔子把“天命”和“圣人”视为同一思想。孔子的言论多少暗示了天人合一。孔子以“仁”为根本,“仁”是诸德之帅。他认为自己的“天命”是教人仁政,“仁”的基本含义是“克己奉公”,即言行符合礼仪的道德行为。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即所谓“君、君、臣、父、子、子”,这是为仁、为仁恢复礼的具体内容。孔子所谓“闻道”,就是要礼尚往来,与人为善。当然,孔子的思想起初并不仅仅是“学道”,还注重求知。他教人“多知道鸟、动物、植物的名称”,还有求知的说明。但一部《论语》还是以“天命”和“仁”的道德教训为主,关于科学和知识的理论很少,极其简单。孔子重视人性,重视“命”与人仁的结合,却忽视知识和科学认识,这表明他的哲学缺乏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他的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思想的特征。
墨子虽然主张“神”有意志,但也主张“非命”,这与孔子关于命的结论不同。墨子也讲过“仁”,但“仁”的含义是“兼爱”,他反对把子怡的克己、舍己作为仁。他主张“互爱互利”,他的哲学是功利主义。墨子强调“耳目之真”,提出判断言论真假的标准,“言必有三表”。显然,墨子已经初步探讨了认识论问题。
杨朱主张“自强”、“自立”、“轻物以重生”、“不劳而获”。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关注个体和人的独立性的思想家。他虽然没有做什么理论上的论证,但是有一些西方主观思想的闪现。
孟子首先提出了明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说:“尽力而为者,自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道。”⑧“君子所经,有神明,与天地同流,不可补也。”“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真诚是一大乐事。“①人和世间万物,在孟子看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善(即仁、义、理四端)是受天的影响,原本来自天,或者说是这一天赋予的。这样,孟子就为封建道德原则找到了一个形而上的依据——具有封建道德意义的天主宰人。孟子很少讲科学认识。他是孔子重“学道”思想的继承者和推广者。他注重将子怡的“仁”思想应用于政治社会。他和孔子一样,既重“内圣”,又重“外王”。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反对“天”是至尊主的人,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认为“道”或“无”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虽然他不像鲁兹那样重视人际关系,轻视对自然的研究,但他并没有忽视人的地位。相反,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人类具有优越地位的哲学家。他说:“人要向地学,地要向天学,天要向道学,道法自然。”(2)这意味着在老子那里,人、地、天统一于“道”,“道”是自然的,没有意志。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为天人合一;通过“玄览”的内在直觉,可以达到这种境界。老子说:“天地不仁”,说明老子取消了儒家所说的“天”的道德含义。老子反对以“仁”为最高道德,这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和孟子“四端受天”的思想相悖。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明确区分了“为学”和“为道”,认为“为道”高于“为学”,“为道”是人生的首要任务。老子不以道德原则作为“为道”的内容,这是老子哲学优于孔孟哲学的地方。而老子忽略了“学”和知识,对中国科学认识的发展产生了更为负面的影响。当然,老子提倡的“归婴”思想,也不能简单理解为绝对抛弃知识,绝对否定欲望。它包含着教人达到超越知欲的高超境界的思想,所以老子继承了杨朱的重命轻利思想。老子的“无为”是与“道”的统一,是万物的自然之义。人若能依“道”而无为,则无所不为,无所不死。这是老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也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道”是自然的,没有意志。所谓“道既在天”,就是老子的“道即自然”。所以庄子说,“无为而为天。”庄子里的天是自然的。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也为一”,“至人”可以“与天地之灵相通”。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生与死的统一,是一种尊卑平等,是一种人与我的平等,是一种超越一切差异的境界。与杨朱不同,庄子并没有把避世作为“存真”之道。他认为,只要达到了上述境界,就可以享受不为外物所累的人身自由。庄子的哲学和老子的哲学一样,明显反对孔孟的“天”以义压人的思想。庄子认为知识无助于“为道”,甚至有害于“为道”。庄子的这种思想当然对科学认识的发展是有害的。
惠施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在辩论中研究逻辑和认识论问题的人。《庄子·天下篇》中提到的关于惠施的十件事,就是这方面的十个命题,主要讨论事物的异同。他强调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是相对的、有限的。惠施的“兼爱万物,天地一体”类似于庄子的“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但庄子讲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以及从天人(即天地人)关系的角度实现这种状态的直观方式,而布施讲的是从认识和逻辑的角度实现天地合一。庄子哲学重在“为道”,而给予利益似乎强调“学”,即强调认识论和逻辑学。在这方面,惠施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尤其值得一提。
公孙龙和惠施一样,主要从事论辩中逻辑和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但他不同意惠施的“契约差异”,主张“从差异中分离”。他的主要思想是,概念和* * *是绝对独立的,自我存在的,不可改变的。公孙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也是少有的具有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人。
后期墨家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有比惠施、公孙龙更清晰、更有常识性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理论。他们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二分法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根据知识的来源将知识分为三类:“听知”、“说知”、“近知”。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辩论的基本逻辑原则,并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逻辑范畴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可惜后期的墨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易传》作者以“太极”为天地之本,“太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阴阳一体。《易传》对自然现象提出了一些解释,对科学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易经还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器”的命题,道出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的天,他所谓的“性”是“生而为人”(1),属于天,所以不像自然的“天”那样有道德含义,与孔孟的“天”、“性”的含义不同,明显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荀子认为道德是人为的。所谓“人性本恶,其善也是假的”,“假”就是人为的。这和孟子认为人为的封建礼教叫做“天命”,然后用“天”来压制人是不同的。但荀子认为“君、臣、父、子、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万古长存”。荀子在这里把封建礼教看得和天地一样。荀子讲的不是天人合一,而是天人相分,也就是所谓的“天人之分”。其主要意思是,世界的吉凶与自然(“天”)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应该区分开来。基于这一思想,荀子反对孔孟的“命”观,主张“制命而用之”。荀子在这里要求人治天,与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相悖,不能解读为天人合一。“利用命运”与培根等现代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思想有些相似,但并没有达到主客二分的思想高度。荀子是孔子“为学而作”哲学的继承者,与孟子是孔子“为道而作”哲学的继承者正好相反。荀子后期继承和发展了墨家的一些思想,有许多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他强调“去蔽”和“虚静”,以求客观,注重求证。荀子哲学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源于墨子,但没有墨子那么极端。他批评墨子“藏于用而不自知”。荀子也批评过庄子,说庄子“藏于天而不知人”⑦,就是不明白人是可以掌握命运和利用命运的。他批评辩手不重视事实,是“藏在文字里,不知道事实”。荀子对先秦哲学做出了自己的总结。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老子的思想,以意志否定“天”,认为社会混乱是人治而不是天治,仁义道德不是天来的。韩非主张“有理性的人才能做成一件事”;道,万事成。”“道是万物之本,道是万物之本。“这些话既是对老子道的一种解释,也是韩非自己的思想。韩非在这里对“道”和“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万物皆有其“理”,一切“理”的合流称为“道&;qot,而“道”在“理”。在他看来,行而不触物,行而不悟理,是一种“先入为主”,即毫无根据的妄想。只有“按道理办事”,才能成功(同上)。韩非在认识论上也强调“经验”。在社会政治观点上,他非常重视法治,就像管子的观点“君臣庶民皆遵法”。可惜韩非等法家在中国没能实现这一最高理想。
2.秦汉至明清哲学
先秦哲学,诸子百家,蔚为大观。秦汉统一后,思想越来越统一。儒家的主要思想是用封建道德的“天”来控制人。此外,儒家思想在人际关系和政治方面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具体的措施,因此儒家思想能够得到大一统专制君主的喜爱和提倡。秦始皇在很多方面采纳了儒家思想,武帝和董仲舒甚至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因此,自秦汉以来,特别是武帝以后,中国哲学史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直到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这种状况才开始逐渐改变。
秦汉哲学。在秦汉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家思想相杂的历史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说。他说:“天也有喜怒哀乐之气,与人相似。”人若同类,天人合一。”(4)“天人合一。”他认为“天”是“众神之大君”,“天”有意识地创造万物:“天是万物之祖。”(4)他用阴阳五行学说论证了天有意志。他认为人在天,人在天,人的身体像天,头发像星星,眼睛和耳朵像太阳和月亮,鼻子和嘴巴像大气。他说:“王道三纲,是可求之天。”(1)“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②天意也能灾难不同“任务”的人。这是“天”压迫人最露骨的理论。
两汉时期,阴阳家与儒学几乎融为一体,天人感应、占卜思想占主导地位,但阴阳家学说中也有科学萌芽。
西汉末年,杨雄一方面批判陈魏思想,认为阴阳之言不适用于圣人,企图将儒家从阴阳学说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杨雄也被称为陶老庄,吸收了道家的一些思想。但他还是以儒家为主导,以孔子为正宗,拿自己和孟子比。杨雄认为“玄”是万物之源。他强调道德修养,但也注意到知识的重要性。他既肯定了历史的继承性,又肯定了改革的必要性,认为“若有可能,必是因为,否则必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