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历史故事
从1943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连接房屋、街道、村庄的地道网,形成内外防御,相互配合,攻击敌人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想尽办法找洞,放火,放水,放毒来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隧道,使之更加完善。为了使敌人难以发现洞口,除了对群众进行必要的秘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碗瓢盆、水井和土炕盖住;为使敌人不敢入洞,构筑陷阱,埋设地雷,在洞口插入尖刀,或在洞内挖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对坑道的水、火、毒破坏,坑道内还设置了刺刀、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坑道上挖下挖,有厚有薄,有直通村外的突破口。这样,隧道就成了可攻可守可退的地下堡垒。
地道战的广泛发展,在平原地区严酷的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1943年3月,驻守灵寿的2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正定县高坪村。天亮了,敌人开始进攻,群众已经进入坑道,民兵游击组和爆破组利用坑道工事监视敌人。敌人进入雷场时,两次引爆4颗地雷,炸死鬼子20多个。敌人吓得满街乱跑,9颗地雷接连引爆,加上手榴弹和冷枪,让敌人四处逃窜。到中午时,敌人已死伤40余人,仓惶逃回据点。4月1945,1,敌一团进攻清苑县冉庄,冉庄人靠地道打死敌人17人。4月3日,击退敌人3个团的部队,团长以下40人阵亡,使敌人不敢再进攻。地道战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在河北平原抗日斗争史上大放异彩!
地道战在中国自古就有,宋、明、清都有记载,但在现代抗日战争中被我们的祖先发挥到极致。1942年前后,冀中等中国平原的一些村落开始利用地窖躲避倭寇的扫荡,随后发展为地窖甚至村落,最终被用来消灭敌人。
当然,据我所知,不仅二战中我们使用了地道战,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奴隶也被用来抵抗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进攻,比如硫磺岛战役期间,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在后来的美越战争中,越南* *也被用来防御外敌。由此可见,在战争双方装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利用有利因素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