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脉诊法对后世的影响

《内经》对后世脉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延续。这是因为脉诊法是医经学派的特色,而《内经》是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学经典。古代医学经典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通过《内经》流传下来。《内经》记载的脉法虽然不是很统一和系统,但是非常丰富,代表了起源和初步发展两个时期的具体内容。虽然方法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一个中心是以阴阳学说作为认知方法,以脉象作为实践来表述阴阳学说,从而丰富了阴阳学说在中国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与中医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临床科学实践在辨证、养生、预防等方面取得的一致,使得阴阳学说与先秦时刚开始使用时有了质的不同。阴阳学说在当时以推演万物为价值,但后来的发展逐渐丰富了实践的内容,确认了阴阳学说的合理内涵,促进了中医作为理论方法的实践和发展。所以中医早就形成了一门科学,而不是像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包括五行)学说时那种典型的自然哲学的东西。历代脉学的发展也是重要科学实践和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工作也受到《内经》的影响和继承。

“脉诊法”的初始阶段应该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的方法之一是切脉,即切脉“气”。正式形成的脉诊主要是由《内经》传入后阿的,后世的脉诊法完全是《内经》的脉诊法,正是《内经》的传承。虽然《内经》脉诊的方法和部位不同,但并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单独诊断寸口。历史证明,它是在《内经》之后不久由《内经》和《仲景》提出并使用的,在王叔和撰写《脉经》时完成。如果把《内经》写成一个成年人来代替西汉,两者相差不过200年。如果没有《内经》的成就和影响,仅仅200年就不可能创造出完整的寸口诊法。

《内经》与后世的脉名、脉形、主要病证虽有诸多差异,但学术上有所发展。后人主要是继承《内经》的内容并加以总结分析,发展成今天的成就。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学习和解释,我们的理解也有所提高。特别是王叔和的《脉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后人确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工作的。直到今天,《内经》的内容还在实际使用中。比如起伏、泛溢、细滑、涩涩等20多种脉象,大多出自《内经》,辨证病因也出自《内经》。历代脉学书籍都没有首先引用《内经》作为依据,所以历代脉学的发展其实就是《内经》脉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