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为什么不入海?历史上淮河洪水有多严重?

今天,边肖为您带来了淮河的历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淮河是中国古代“四大渎”之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跌宕起伏的世界里,常常被用来划清界限。然而,淮河虽然流经今天的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但其总长度只有1000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尤其“低调”的是,这样一条“名河”没有出海口。它的水通过洪泽湖流入长江,再通过长江下游流入大海。与同样著名的黄河和长江相比,它似乎没有存在的意义。

但实际上,“淮河不入海”并不是一个有趣的自然景观。相反,它象征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场持久的灾难:淮河大洪水!

事实上,原来淮河是有出海口的。据《龚宇》记载,淮河“起于桐柏,东起沂沭,东至大海”,一句话概括了淮河的特点: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山,全流域与黄河流域相邻。向西流经伏牛山,向北到达沂蒙山,向南接近大别山和长江流域。从地图上看,除了西部、南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和丘陵,整个盆地几乎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资源丰富,堪称中国的“宝地”。

淮河流域的地理面积虽然只占中国领土的1/35,但人口超过1.6亿,耕地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1/8。也是重要的煤炭和海盐产地。小麦、水稻、棉花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开封、郑州、曲阜、许昌等历史名城,几乎都因淮河而繁荣。在古代历史上也有“通晓江淮,足于天下”的美誉。今天,淮河流域的地位仍然极其重要。淮河太平,天下太平。

但从历史上看,淮河并不“安全”。

事实上,淮河有龚宇记载的“独立产权”时,正是淮河流域历史的黄金时代:早年有汴水、水影、泗水、沂水、汝水等支流,形成密集的水网。

南宋前两年,洪泽湖还不存在。相反,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散布在淮河沿岸。发达的水力条件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型的人工运河。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隋代沟通南北的汉沟和通济渠,就是在淮河流域开凿的。秦汉至隋唐时期,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江淮-河北”水运网是当时中国的大动脉。

可以说,淮河流域的洪水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但确实与“易灾”不成比例。反而有“行万里路不如淮河”的美誉。比如占领咸阳的项羽,猴子为什么急着搬回彭城?这不仅仅是为了“富贵回家”,真正吸引这个“西域霸主”的,是交通发达、经济便利的淮淮平原。北宋“靖康之耻”之前,淮河流域是中国的核心农业经济区。

然而,淮河“河口”危机由来已久。从地图上看,淮河位于沂蒙山上,北高南低,黄河是“地上的河”。黄河夺淮的风险将长期存在。早在西汉时期,黄河就侵蚀了淮河。再加上淮北平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永远都是战争。失去生命后,当地的水文和地貌被战争彻底破坏。因此,建安二年。

比河口流失更严重的是滚滚黄河带来了大量泥沙,在淮河河道上沉积了大量泥沙。淮阴以下的老淮河路全堵了,淮河到沂水等水脉的排污口断了。淮河无奈,无休止地流入盱眙以东的一个湖泊,也就是今天的洪泽湖。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淮河流域的其他地方。比如被黄河带走的泗水,也在山东形成了南四湖、罗马湖。

可以说,经过这次巨变,原本畅通的淮河被切割成了碎片。熟悉地理的,就知道淮河到处都是“淤成湖”的。一旦降雨量超过湖泊的容量,必然会被淹没。从南宋到清代,江淮地区发生了多次令人震惊的洪水。

为什么今天淮河从长江入海?清咸丰元年,洪泽湖暴涨,南堤一举冲毁。失控的淮河南下,经高邮湖、邵伯湖流入长江。这种剧变成为长江沿岸的灾难:淮河流入长江的河道太小,每次流入长江,两岸经常发生洪水。

更大的灾难还是因为黄河:清咸丰五年,黄河再次改道。河南的同方屋爆了以后,一路跑到山东,入海。它“占领”淮河的700年历史结束了。淮河能“回家”吗?我不能回去。淮河的旧路已经被高出地面的淤泥堆积起来了。不仅淮河可以入海,沂水、泗水等河流也因黄河改道而涌入苏北,成为新的灾害。

如果洪水还在退去,盐碱地灾难就是痛苦的后遗症: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在淮河原有的湖泊池塘里,这些盐碱含量极高的土壤与黄河的泥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大面积无法种植的盐碱地。沿线有多少村庄荒废,农民流离失所。

难道几代人不能抵御这样的灾难吗?这个问题太难解决了:淮河流域边缘多为山地,防洪难度大,缺乏良好的水库地形。淮河干流呢?但坡度平缓,只要上游水文出现,河道就很容易被抢通。这样的地形,在古代科技条件下,极难完全控制,只能修复。

因此,从南宋“夺淮”到清代咸丰元年黄河改道,六个世纪间淮河流域共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268次,相当于每两年半发生一次。科技相对发达的现代呢?从咸丰五年到1949年,淮河流域共发生大规模灾害48次,相当于1.9年一次,其强度远超古史。

如果说古代历史上的淮河灾难还能被“天灾”所抛弃,那么近代历史上的淮河灾难就是彻头彻尾的人祸: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有“治淮”的想法,但始终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做。清末状元、北洋时期国家水利委员会主席张謇对治理淮河充满了思考,但最终因缺钱而辞职。

结果那个年代的淮河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除了天灾和战乱,淮河流域在未空之前灾害频发。1916,1921,1931,淮河流域发生多次大灾,影响数千万人,死者“四处游荡”。1931年,淮河流域兴化县一夜之间被淹。兴化县官庄100户只有5个幸存者。1938年“花园口放水”事件,让淮河流域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黄泛区”,100亿吨泥沙冲入江淮平原,许多地方“民房”

然后,这个口号变成了新中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从6月1950,11,动员了300万农民工,影响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的治淮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工程仅用了8个月就建成了21,91公里的大坝,实现了“小雨避灾,大雨减灾”。也是在1951年11月,淮河流域迎来了久违的丰收。

然后经过八年的追踪,数百万军民流血牺牲。淮河流域曾是“黄泛区”。到1957年冬,治理大小河流175条,筑坝4600公里,新增大型水库9座,总库容316亿立方米。淮河流域“一年无灾”的历史终于成为历史。

但“无法出海”的威胁并未消除。1991和2003年两次淮河大洪水令人警醒。“淮海水道入海”的主体工程仍在进行中。建国70多年来,淮河的“太平”大部分来自于许多前辈的努力和今天许多水利工作者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