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中山风光,当以中山陵及其附属纪念建筑为最。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中牟山南坡,前邻平畴万里,后邻苍崖张骞。它由中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而古朴,别具一格。陵园整体呈“警钟”格局,寓意“令天下达道”。陵墓建设从1926开始,至1929年6月1,主体工程历时三年多,1931第二次完成整个陵墓工程。在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周围,有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而修建的永睦路、奉安纪念馆、宝鼎、音乐站、面食小王子馆、杨志馆、光华馆、行鉴馆、藏经楼等一系列纪念建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陵公园内还建立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山植物园和陵园温室。中山陵两侧,有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国民党政客等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些重要人物。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重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陵园,并增建牌坊、纪念馆和塔。在灵谷寺无量堂改建的纪念馆里,镌刻着北伐和抗战阵亡将士的名字和军衔。据统计,当时* *刻的碑文有10块,名字有33000多个。在中山北麓,还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空中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着3306名为抗战牺牲的中美苏烈士的名字。
中山陵建筑群前后,是明陵建筑群。明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陵园占地广阔,从下马坊到独龙富宝城,周长22.5公里,纵深2.5公里。它是明代最大的陵墓。整个建筑群分为两部分:从下马坊出发,途经禁碑、神烈山碑、大津门、沈工圣德碑亭、雨荷桥、石祥胜、石王柱、石翁仲、凌杏门,是孝陵的导向部分。过了凌星门,向东北拐,就可以进入陵园的主体建筑,依次是金水桥、武文坊门、孝陵门、孝陵堂、内红门、方城明楼、宝城。地宫位于宝城之下。明陵的神道长2400米,曲折幽深。中间一角是梅花山,孙权陵就在那里。神道绕过山麓,呈S形,与帝王陵前开阔直接的神道截然不同。明墓内地面木质建筑虽全部被士兵破坏,但整体布局宏伟,残存建筑气势恢宏,图案清晰,技艺高超。尤其是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出土墓葬,在朱元璋下葬、南京十三门棺椁数百年等民间传说和历史轶事的渲染下,更显神秘。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址,在中山的太阳下监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明陵,还为跟随他征战沙场、开创事业的开国功臣们“埋下了中山的影子”,形成了“山外皆峰为臣子”的布局。据史料记载,十余位明初开国功臣葬于中山阴* *中,碑树与陀相连。至今,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祁阳王李文忠、吴良、姜公、吴镇、海公、皖公等墓葬基本保存完好。石兽错落,翁仲混杂。
在中山的风景中,佛寺历史最悠久。六朝时期,钟山有70多座寺庙,龚凡寺庙众多,钟声和钟声不绝于耳。随着时间的沧桑,历代有起有落,至今只有山左侧的灵谷寺还大。尤其是灵谷寺的无量殿,高大,全是砖砌的,不知什么原因也被称为无珠殿。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类似建筑。中山其他寺庙大多荒废,如梁武帝元年(520)在中山顶部修建的大爱经寺。这是最宏伟的寺庙。梁武帝的萧炎曾登门题诗,展示萧统王子和他。这座寺庙后来毁于战争,今天仍能看到它的废墟。中山现存的宗教建筑,如无量殿、包公塔、致公殿、丁琳寺等。,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只有很多后人会重建。然而,在中山山顶或半山的山谷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残垣断壁的废墟,古寺废弃的遗址,以及六朝时期中山佛寺的繁华景象。
中山文物也挺有特色的。就碑文而言,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大诗人李白所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赞宝芝僧碑,即天下“三绝碑”,名闻遐迩。最初建于中山独龙府,后随灵谷寺迁至此址。坟头村附近的阳山石碑,就是明太祖朱迪下令挖掘的。它原本是用来雕刻孝陵圣石的石碑。其碑、体、基座巨大,高73米,总重量654.38+0.5万吨,被称为“绝世碑”。中山三峰上建有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保存有浑仪、简易仪器、天球仪、标准表等珍贵文物,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此外,中山北峰上梁的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中山丁琳寺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摩崖石刻、明代夏紫隐居的道教“三十一洞”等都是中山的名胜,文化氛围浓厚。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其26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中,六朝、明初、近代是其历史发展的三个黄金时期,中山留存下来的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建筑也是最为集中和突出的。中山的风景是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