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
虽然观众总觉得是在拿着放大镜看这部剧,但却让人觉得剧情变化太快,很多重要的线索和镜头都一闪而过。所以看起来长安48集里最长的一天是有矛盾的。小雨觉得这部剧还不如改名长安48集。
其实看过原著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原著中的整个故事情节也是拖得比较长,很多小场景其实和故事主线无关。只是作者马伯庸为了给大家展示当时长安的繁华,故意把《长安最长的一天》整个拖得那么长那么详细,所以锅还是得马太子自己背。
相信很多朋友都抱怨过,剧中凤凤宝的记忆片段太长,有时候整集都是回忆,让很多心急的观众觉得自己上错了片场。对于这样一个冗长的记忆碎片,有两极分化的名声。其实小雨觉得这样的安排也是这部剧成功的一个总因素。在文学创作中,逆序和插值是非常独特的叙事手法。只要改变故事解释的顺序,就能让整个故事变得更有趣。
试想一下,如果烽火台堡的整个故事一开始就安排在前面,龙浪的出现会让观众一眼就认出是八团的肖贵。那么张小静白天花的功夫,既是一场败仗,又是一根断指,但最后他要找的人,居然是他以前的战友,这不免让人觉得张小静怕当傻子。
而且最后还留下了小贵的本来面目,让观众永远不知道龙波就是小贵。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观众总能与故事的主角张小静保持一致。好像在看剧的同时,他们也参与了整个调查过程。是不是很奇妙?
全剧前半段节奏比较慢。比如许出场的那场戏,明明只是才艺比赛,却也占了差不多一集。事实上,如此浓墨重彩刻画的许形象在剧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最大的作用是展现唐朝的对外开放和歌咏明星大规模歌咏场面造成的空荡街道,突出长安的繁华,百姓安居乐业。
如果说前半段故事讲的是人物背景,那么后半段就是高潮,有朋友认为圣徒的出现是全剧最耀眼的时刻。与圣人相比,张小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蜉蝣,许多观众都有这种看法。
就是在后半段这么紧张的剧情里,烽火台的回忆太多了,让人觉得疯狂。也正因如此,有些人无法忍受果断放弃这部剧。
小宇很早以前也追过一部很长的动漫,就是《火影忍者》,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当时一周更新一次,每集不到半小时。结果400多集下来,每周更新的内容很多都是回忆,有时候连续几周的剧情都是回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很多回忆都是已经播过或者回忆过的场景。后来小宇果断放弃了这部剧,一直没有再看。
或许,很多看《长安最长的一天》的观众都有和小玉一样的心理,但小玉很认同剧中的回忆。
因为《长安最长的一天》的记忆部分实在是太精彩了,所有的记忆片段都用来渲染整个剧情,包括温无极,丁老三,小桂。关于他们的记忆碎片其实是在塑造他们的性格。只有了解他们的历史,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们谋反的动机,才能知道他们是如何从一个镇守长安的士兵,一步步变成危害长安的贼。
看一部剧,尤其是像《长安最长的一天》这样的好剧,一定要认真了解主角,哪怕是几个重要的反派,我们也有义务去认识他们。看一部剧,除了看精彩的剧情,更重要的是欣赏剧中隐含的道理。
其实影片中关于烽火台炮台的回忆都很精彩。之前看到有网友说请愿者专门拍了一段烽火台堡战役的轶事,可见很多人还是很欣赏和认可那段回忆的。其实记忆部分已经很简洁了,没有延迟。该剧已经尝试用最简单的文字和场景来解释必要的内容。
不是每个人的记忆都很长,但是关于小贵的部分解释的比较多。龙波作为第二主角,肯定有很多需要说明的。而且从下面的剧情可以看出,这些冗长的回忆其实是对应全剧的。
小桂在烽火台城堡上视旗为命,与他在最后为旗慷慨赴死产生共鸣。在烽火台上,他让正在偷菜的丁老三做诱饵,足见他足智多谋,把今天的打算都照顾到了。离开烽火台城堡时点燃的伏火雷,对应的是剧中的却勒霍多。
虽然小桂的记忆片段真的很长,但是却让观众觉得背后精彩的部分被硬生生剪掉了。显然,看网剧给人一种普遍不愿意被迫看电视广告的感觉,所以观众站出来反对也是合理的。
但问题也由此产生。既然在看网剧,不想看回忆,为什么不手动快进?是不是觉得48集的剧情不够长,不够欣赏?所以,从头到尾,问题还是出在观众自己身上。
但另一方面,这种叙事性的故事其实让整部剧更有看点。本来这部剧的立足点是古装悬疑,而不是现代无间道。反派是什么由编剧决定。萧瑜更喜欢这样的情节设定,而不仅仅是旁白,也只有这样的情节设定才会更有趣味性和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