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让奋斗者燃起才华之火;知识是春耕的犁头。一旦进入了贫瘠的人生之路,就能让田野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给大家分享几本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一定要背

高考历史必然难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1)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神农时代:创造了原始的农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代: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刀、联犁、单头犁、铁犁等普及。

(2)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郭征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如今流行于新疆;东汉:王景治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以小农个体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模式。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技艺精湛、变化多端的丝织品,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平纱、禅衣、丝绒锦等。丝绸产品出口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朝:唐朝中期以后,私人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了相当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以煤为燃料炼铁,供气从自然通风发展到人皮通风,再到畜力拉马吹风。东汉初,南阳知府杜氏创造了水力鼓风机。

(3)唐宋陶瓷工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江西景德镇、四川大邑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用画和诗作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扬天下。

3.中国古代商业经济。

(1)“城”在历代的发展

①秦朝规定商品要明码标价;②汉代有专门的集中贸易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由政府管理的民间市场——草市圩;④唐代,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⑤夜市更加繁荣;⑤宋代的市场突破了原有的空间。

4.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始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其后各封建王朝所奉行。

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从消极方面看,这一政策压制了社会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在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在中国经商。

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 gt& gt& gt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一定要背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标志着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时间、方式和著名企业。

时间:65438+70年代左右。

途径:①一些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投资现代工矿企业。

另一个是一些手工业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工矿企业。

著名企业:上海常发机器厂、南海吉昌隆缫丝厂、天津依莱牟机器厂。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不平衡①集中在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

2.发展困难。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之间很难发展。

3.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间与著名实业家张謇、荣兄弟。

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②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者“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暂时放宽了对设立私人工厂的限制。

时间:65438+2009年底20世纪初。

著名实业家和企业:①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盛达纱厂;②荣、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的宝兴面粉厂;③汤山、周、创办的新石灰公司;④刘茂商、冯济川在山西创办的金宝矿业公司。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短春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宣传;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1)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主要表现为:①产业集团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不断增加;③新建更多的厂矿;④增加新资本;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⑤重工业有所发展。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税负重;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破坏。

& gt& gt& gt

高考历史必然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标志。

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195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要求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及人民要求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与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初步成就。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失误。

发动:1958年,在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大跃进”运动,随后在全国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

危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盲目指挥、作风浮夸和“* * *生产方式”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蔓延,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

(4)“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1)“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受“-”的影响,中国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现有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和“承包到户”(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土地承包到户使用,农民单独经营,自负盈亏)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3)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特点。

形成:①65438-0980年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②1984: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开放14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等经济开放地区;海南岛是一个经济特区。

④1990,上海浦东地区开通。

到90年代初,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地区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以点带面的开放格局。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1)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从1992到1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3,11年6月,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了。

& gt& gt& gt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一定要背完整的知识点集合

★2020年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

★整理高考历史中必背的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重点总结

★高三历史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一定要背完整的知识点集合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a 16 CAAC 520 b 9 e 58 c 9 a 9652 b 27953 e5ae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