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意味着什么?

1990 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上海浦东新区开发设计方案,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现实意义的重大经营战略。30年来,从决定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到宣布上海浦东开放、全国各地首个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落地,再到设立全国首个自贸区试验区、上海新设自由贸易港区扩区,上海浦东凸显了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标杆性、先行者中的先行者的重要作用。在纪念上海浦东开发设计对外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过去,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开发设计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既是上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在特大城市边缘寻找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更是中国坚定不移追求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从一开始,上海浦东的开发和设计就被中国高层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推出。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基于总体发展战略做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长远部署,而不仅仅是上海更好应对自身发展趋势性问题的选择。换句话说,上海浦东开发设计的开放是中共中央设想的一个大格局,它把上海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金牌。这一发展战略是上海浦东开发设计对外开放的关键灵感。

上海浦东对外开放30年发展设计的一个根本启示,在于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长宽比和总体长宽比来把握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发展设计的历史使命,把握上海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宏伟目标中的鲜明责任。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中国的一盘大棋,80年代初建立自贸区是兵过江的开始,而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以上海浦东的开发设计为标志。上海浦东的开发设计是对外开放,这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中国,也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