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简介
栖霞寺又称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
栖霞寺又称栖霞古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伦宗”的祖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南朝的佛教中心,与鸡鸣寺和丁山寺齐名。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赐名栖霞寺;清朝乾隆年间,他们五次南巡,都驻扎在栖霞寺,并拨款修建了两千多座法式建筑,殿堂楼阁雄伟,为东南之最。1983年4月,栖霞寺被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同年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成立。1988 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它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栖霞寺建筑布局
栖霞寺占地40余亩,毗卢殿、藏经楼为三院服务,依山逐层上升,格局整齐美观。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一个如镜的湖泊和一个月牙形的白莲池,四周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远处是蜿蜒的山峰。空气清新,风景幽静美丽。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馆和舍利石塔。寺前有明代碑,寺后有千佛岩等名胜古迹。殿前左侧有一方明碑,为初唐时为纪念明高僧邵而立。碑文由李治书写,唐代书法家高书写,“栖霞”二字由李治亲笔题写。这是江南古迹之一,是珍贵的文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栖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