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的历史。
在地质时代的第三纪,犀牛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挖掘于始新世早期(5500-3600万年前)。这头犀牛的祖先和现代貘差不多大。犀牛的祖先之一,森林犀牛,曾经广泛存在于欧洲,体型非常小,善于奔跑。
渐新世(约3600-2500万年前)出现大型犀牛,包括当时最大的陆生动物——巨犀。它很强壮,很高,腿很长,比现代犀牛的脖子更长,体长约8米,高5米。巨犀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渐新世早期,中新世早期完全灭绝,存活了约3300万年。现代亚洲苏门答腊犀牛的祖先也出现在渐新世。
中新世晚期(2500万-1200万年前),独角犀牛的祖先出现。独角犀牛仅存于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两者均分布于亚洲。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接近现代犀牛。其中下唇略大于上唇,下颌有两颗向前突出的大牙。它生活在沼泽中,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晚期(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双角犀牛。今天,双角犀牛包括苏门答腊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纪(654.38+0.8万年前——今天)已出现人类,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牛和毛犀牛为代表。钝顶犀牛是一种体型巨大的个体,体长5米,全身覆盖着厚厚的盔甲,额头上长着一个大喇叭,长约2米,牙齿有高高的牙冠,呈方柱状。它生活在草原上。更新世时期,钝顶犀牛生活在中国的华北和欧洲。毛犀和猛犸象外形相似,体型巨大,皮肤厚毛粗,能抵御寒冷。长鼻子上有一对巨大的角,前面最长的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区。这两只犀牛在不同时期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