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国大典中城塔檐下有八盏大红宫灯,石栅栏旁有八面红旗?

这还得从“开国大典”说起。为了渲染庆典的喜庆场面,负责布置会场的同志们特意邀请了日本著名艺术家小野和森来设计会场。他们非常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知道用灯笼装饰是中国人传统的庆祝形式。他们提议悬挂八个红色宫灯,并在天安门门上插上八面红旗。

“八”和“法”谐音,两个“八”预示着新中国在各方面一定会有大发展。其次,因为塔身正面有十根柱子,所以分成九个大格子,除了中间那根刚好可以挂八个宫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

引起公众注意的八个红色宫灯每个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80公斤。八盏红色宫灯和八面鲜艳的红旗已经成为天安门广场的标志性装饰。直到199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对天安门门进行了整修。主席台上的八盏红色宫灯换成了新的折叠式灯笼。

扩展数据:

开国大典举行时,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翻修。主席台上横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国大典”,中间悬挂毛主席巨幅画像(40年代加冕)。两边的标语东边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边是“中国人民和国家万岁”。

没有国徽,因为在1949 9月25、26日的CPPCC座谈会和审议委员会上考虑到需要修改,所以27日的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4个决议。

当时的东、西三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南面的长隧道、隧道两侧的长红墙、南面的砖石中华门依然存在,形成了一个T型的封闭场地。与八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广场相比,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宽阔平坦多了。

另外,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经竖起了一根当时看起来很高的旗杆,旗杆上还有一个金色的顶端。中华门外的正阳门和前门箭楼两侧的许多建筑都装饰着灯光和旗帜。一夜之间“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改成了“北京东站”“北京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