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升丹简介
2英文参考文献《氧化亚汞生药》[湘雅医学词典]
概述红圣丹是方剂的名称,同名方剂大概有两个。
4医宗金镜,外科心学精要,第62卷,红圣丹4.1,红圣丹别名,又名粉红[1]。
4.2处方朱砂、雄黄、水银、明矾、硝石、皂矾[1]。
朱砂15g雄黄15g水银3g火消120g明矾30g皂矾18g。
4.3方法:先将明矾、硝石研末,混匀,放入大铜瓢中,加一小杯硝石焖煮,从1000开始,研末。此外,将水银、朱砂、雄黄细磨至看不见星星,再将混合物均匀研磨至矾末;先将陶罐内衬纸筋泥,阴干(不允许有裂缝),将药放入,用铁油灯盖好壶口,将棉纸扭条蘸蜂蜜,将壶口缝隙塞住,外用煅石膏细粉,用醋调好封口;然后把陶罐放在火上加热。先用文火炼一炷香,再用文火炼三炷香,然后撤火,放凉,打开,取丹,用刀刮掉,磨得很细[1]。
4.4功能主治:《外科心学精要》医派《金镜》六十二方红丸,具有祛腐解毒、生肌长肉的作用[1]。主治:一切疮痈溃烂后,疮面坚硬,皮肉紫黑[1]。
4.5红升丹的用法用量每次用一点,撒在疮上,贴膏药[1]。或者纱布包扎。
4.6药理作用毒性:天津中药1986 (4): 24。本方一次口服对小鼠的致死量为120.98+0,71 mg/kg,按急性毒性划分为中毒性药物。证明处方中的汞化合物可以通过皮肤创面局部给药从创面吸收,肾脏中的汞含量最高。本方毒性具有蓄积性,属于轻度蓄积,但对中等蓄积系数很关键,可能是临床慢性中毒的原因。
4.7摘自《医案金镜》(第62卷)
5《医宗说越》卷六方红升丹5.1红升丹的别名红升
5.2由水银1两,朱砂5两,雄黄5两,皂矾6两,明矾1两,灭火1两组成。
5.3功效主治:六方赤升丹用于解毒、消腐、再生。主治:一切疮痈溃烂后,疮面坚硬,皮肉紫黑。
5.4红升丹的用法用量使用时,鸡毛蘸丹少许,外扫疮。
5.5制备方法:先将范二、火消研末,放入大勺中,加入一小杯火酒炖,晾干,研末;另外,将水银、银朱、水银研成细粉,直到水银看不见为止,将明矾研匀。用纸筋泥把阳澄缸衬成手指粗细,阴干,经常轻轻扑上来,以免开裂。如果有裂缝,用坛子泥补上,然后晒干。如果没有裂纹,加入前药。锅罩铁油灯,加铁梁。灯用铁丝上下扣紧,用棉纸扭条蘸蜂蜜,塞在壶口的缝里。外用上等熟石膏,用醋封灯,加两块炭火使灯发热,使壶口密封,易干。地上钉了三颗钉子,罐子也钉上了。坛子底部放了一个大炭火,外面建了一个百眼炉,让三个炉子的香升起来。第一炷香是用底部点燃的。火大了,水银先飞。第二炷香,用半盆火,用笔蘸水擦灯;第三香,把坛子口烧平,用风扇压,勤擦灯,不会干。等它干了,水星会先飞。事先用盐滴和卤水把缸泥调至极湿。把线笔绑在管子上,如果罐子上有绿烟,也就是水银就没了。将笔紧急浸入缸泥中固定。三香后,撤火,晾凉。打开罐子,里面会装满气体。
5.6红升丹1的临床应用。慢性不愈创面及淋巴结结核溃疡:凡士林纱条覆盖红升丹后填充创面及溃疡,化脓后久不愈创面及淋巴结结核溃疡23例,19例全部治愈,2例结核溃疡未进一步门诊治疗,疗效不明。笔者体会:红升丹治疗慢性、长期不愈的伤口和结核性溃疡有效,对不良肉芽组织有腐蚀作用,可使异物(如线头)尽快脱出,从而促进愈合。
2.瘘管:用红升丹治疗瘘管58例,其中颈部15例(淋巴结核10例,脓肿术后5例),躯干部26例(乳腺脓肿术后7例,阑尾炎手术11例)。结果:58例全部治愈,其中44例治疗1个月,14例治疗2个月。
5.7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