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历史演变
“昆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写作“昆”、“米锟”或“林坤”。早期不是城市的名字,而是生活在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的名字,也就是今天的云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
据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起同师之东(今保山),北至,名张、昆,皆随畜迁徙,但不在常处,处可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在唐代。“武德二年,昆明郡设镇,昆明之地通南,故名。”据此,昆明县不是今天的昆明,而是四川的定泽镇(今盐源县)。定泽镇之所以在唐代被命名为“昆明”,在记载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这也是它靠近昆明的原因。这里的昆明还是指昆明族。盖汉唐以前,昆明民族大多定居在云南西部。直到南诏、大理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人居住的地方才被乌蛮、白蛮占领。昆明人才东移到云南中部,居住在滇池周围。宋保佑二年(1254),元朝灭大理,在鄯善设“昆明千宅”。“昆明”开始作为地名出现,延续至今。至于“昆明”一词的含义,金长菊解释说:“外来人口大多在日本种植昆明,少数种在日本生长。”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昆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200多年的历史,滇池有3000年的文明史。大约3万年前,人们生活在滇池地区。
数万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在这一带过着原始的生活。约在4000年至7000年前,滇池流域就有定居的农业民族,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狩猎、饲养畜禽等商业活动,并能纺纱织布。滇池地区和水稻种植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
青铜时代,滇池地区有许多氏族和部落,主要是濮人。苗族、羌族等游牧民族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跨过金沙江进入滇池地区后,与当地的普人融合形成了滇族,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98-277年),楚国大将庄缇率领多人进入云南,到达滇池地区,与当地部落结盟,建立了“滇王国”,自称“云南王”,其故城就是现在的晋宁县晋城镇。《庄开典》从楚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当时以云南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战国至东汉初年,滇池周围的“滇人”建立了滇国,创造了独特的“滇文化”。
西汉建立后,积极寻求发展“西南夷”地区。公元前109年(西汉元丰二年),汉武帝在巴蜀地区招募士卒,云南王被迫投降。
汉朝以滇池为中心设置宜州郡,郡府和王典驻地在今金城附近。该县由昆明的古昌县、昆阳的建陵县、晋宁的滇池县、安宁的李安然县、富民的青藏县、宜良的昆泽县组成,将中央集权的县制推向西南边疆,标志着古滇开始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郡县制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奴隶社会的解体。汉族的迁徙和先进技术文化在中原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益州县为建宁县,“县治仍为旧益州县”,任命“大兴”为地方官,实行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
公元271年(金武帝七年),金朝从益州(治成都)分出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谷),建立宁州,是中国19个九州国之一。东晋以后,“最流行的地方姓氏”爨氏成为滇中的统治者。公元339年(咸和十四年),金朝封陈娟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身份。
历经200余年的南北朝和隋初,在中原政局动荡、民族纷争的形势下,爨氏对昆船角的统治保持了一个“强弱均役、静教”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使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到梁末隋初,滇池地区已成为当时西南地区较为繁荣富裕的地区。
建立于617年的唐朝,在云南建立了92个州。滇池地区是92个州的主要部分。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唐朝任命爨氏之子冼弘达为刺史,治县,治所仍设在伊宁市。唐中期,洱海地区蒙特梭利势力崛起,建立南诏国。
公元746年至747年,蒙特梭利派罗格和平入军,灭爨氏族。
公元765年,蒙台梭利阁的罗丰(南诏国王)命长子冯佳与昆川(今昆明市区)不同,设立并扩建东城,并驻守。拓东城成为当时南诏的东部重镇。拓东市的开埠奠定了古昆明城市发展的基础,发展成为南诏的第二个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广西、贵州和安南(今越南)之间的重要通道,在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与东南亚的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765年,南诏王国修建并扩建东城,这是昆明建设的开端。大理国叫昝城。拓东城和单占城分别是南诏和大理的东京。
公元937年,大理国夺取南诏政权,建立大理国,统一云南,在扩建东城的基础上设立山陕府,成为大理国八府之一。政府跟随拓东市。段政权内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奴隶和徭役,进一步瓦解了南诏的贵族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善战府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繁华的闹市逐渐移至大理国统治者经常下榻的盘龙江(今金碧路、石三街)以西。段统治者在鄯善修建宫殿园林,兴修水利。到了大理末期,鄯善城已经发展成为滇中商人和工人众多的繁华都市。
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陷滇。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统治云南后,军统时期建立的户数、千户数、百户数改为路、府、州、县,云南正式建立为书省。设昆明县为中青路之地(昆明之名始于此),行政中心由大理移至昆明。从此,昆明正式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朝统治时期,经过最初的军事掠夺和民族镇压,逐渐被定税、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所取代,并扩大人民村落,兴修水利,纳租纳税,免除徭役,“开云南驿道”,“禁止道路,便利人民往来”。元朝官员在昆明地区开凿海口河,疏浚螳螂河,降低滇池水位,不仅缓解了昆明城的水患,还“获得良田一万余顷”,扩大了农田面积。修建金枝河和松花江大坝,从盘龙河引水灌溉滇池东岸的农田;还从内地引进养蚕技术发展丝织业,使农民和手工业者“收入是以前的十倍”,使元中期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焕然一新。
明朝在1381(洪武十四年)进军云南后,将元朝的“陆”行政区划改为府,模仿内地的建制,设置云南事业宣传部和总兵部。明代大量移民进入云南,昆明汉族人口首次超过当地土著。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李咏、吴三桂等先后在昆明建立政权或行宫。
清末,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的中法战争,法、英等帝国主义势力迅速入侵云南。成立于1884(光绪十年)的云南机器局,成为昆明近代工业的开端。后来,造币厂、制革厂、公章局、电报局、邮局等官办企业也应运而生。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昆明开始出现商业企业。
1905年(光绪三十年),清朝将昆明改为商埠。
1905年,昆明成为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的建成使昆明成为开放城市。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滇池出现了小汽船,城内也成立了“人力车公司”。
1910年(宣彤二年),滇越铁路在昆明建成。进一步强化了昆明作为全省商贸中心的经济地位和交通枢纽地位。到公元1911年(宣彤三年),城内已有火柴、面粉、玻璃、香烟、五金、制茶、皮具加工、西药加工、火腿罐头等十余种行业。火柴行业最多,有四家制造商。此外,还有43个小规模开采的煤,铅,铜,铁,碗花(钴)和其他矿产。
1911年重阳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
1915年,昆明爆发“保国第一”,全国响应。
1919,云南市府成立,这是昆明成立的开始。
昆明市办公室成立于1922。
8月1928,昆明市政府成立。抗战时期,昆明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之一,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
1949 65438+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
1937期间,抗日军队崛起,外地工厂、学校内迁,大量资金、设备、人才流入昆明,促进了昆明经济的短暂繁荣。国民党中央和云南的官僚资本纷纷在昆明兴办工厂企业,如中央机器厂、铜冶炼厂、电工厂、发电厂、五十三号兵工厂、电钢厂、纺纱厂、烟厂等。
1950年2月24日,云南和平解放。
1951年,8个区合并为5个区。即:一区(胜利堂)、二区(圆通街)、三区(小纪坡)、四区(崇仁街)、五区(尚义街)。
民国时郊区为昆明县(今官渡、西山)。因为昆明历史上分市县,所以昆明县人民政府于4月6日成立,1950,划归武定区管辖。由于当时昆明辖区较小,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1950年8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昆明县由武定区划归昆明市,县下辖7个区。
1951 2月,市政府将城区周边5个乡划入昆明县,从而增加了一个郊区管辖8个区。即:一区(陈家瑛)、二区(官渡)、三区(大板桥)、四区(波罗村)、五区(大塘子)、六区(高枫)、七区(龙潭)、郊区(白马庙)。县政府设在马街。此时市政府直接管辖5个城区和1个郊县,总面积1878.23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601215。
1953经国务院批准,市县合并,市内五区调整为四区。昆明县建制撤销,原县辖八区调整为五、六、七、八、九区,由市政府直接领导。6月,1953,11,区办事处改为人民政府,为县级政权。1954年65438+10月,玉溪地区昆阳县第三区(海口)划归昆明市,改为第十区。
1956,原一、三区合并为盘龙区;二、四区合并为五华区;原五六区合并为官渡区;第七区更名为龙泉区;原八九区合并为西山区;第十区更名为海口区。1956 10 6月19日省人委批转昆明市人委关于撤并地区工作的请示报告。同年安宁县由楚雄区划归昆明市,改为安宁区。此时,昆明下辖2个城区、5个郊区,共7个区,分别是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龙泉区、海口区、安宁区。总面积3363.36平方公里,年末人口822506人。
1958 65438+2月,龙泉区并入官渡区。1958年,富民县由魏初划归昆明。
1959年4月,曲靖特区宜良县、嵩明县部分矿区划归昆明市,成立梁明矿区。9月,该地区被撤销,回到各自的县。5438年6月+10月,龙泉区并入官渡区,撤销安宁区,重新设立安宁县;海口区改为海兴人民公社,划归安宁县。
1960年,玉溪特区晋宁县划归昆明(此前,玉溪特区呈贡县、昆阳县分别于1958、1959年并入晋宁县)。
1961年安宁县海兴人民公社划归西山区,更名为海口人民公社。1962年,晋宁县龙街、吴家营、大余、罗阳、马金濮5个人民公社划出,设立呈贡区(1965)。到1965,昆明有四区四县,分别是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县、富民县、晋宁县、呈贡县。面积6465平方公里,年末人口1,382,536。
1983 10经国务院批准,曲靖地区魏初宜良县、嵩明县、路南彝族自治县、禄劝县划归昆明市,市辖区扩大到四区八县。
1985年6月,禄劝县改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1995 10 6月13日,国务院批复:安宁撤县设市。
1998 10 8、国务院批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65438+2月正式更名。
1998 65438+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曲靖市管辖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1999 2月,正式实施。至此,昆明行政区形成。
201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呈贡县,设立昆明市呈贡区,呈贡县原行政区域为新设立呈贡区的行政区域。呈贡区人民政府驻三台路。昆明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迁至昆明市呈贡区锦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