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简介

?2013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留学考研网为14考生提供中山大学相关院校信息和专业概况,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后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学院简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由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与人类学系于5438年6月+2008年2月联合成立。其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国内多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此任教,如史鲁国、邓初民、顾颉刚、许地山、朱、荣肇祖、胡体干、颜、傅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学院现拥有一级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授权点6个,硕士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人类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培养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来源结构合理,主要来自英、美、日、港、中国大陆的多所著名大学。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学院现有学生969人,博士生87人,硕士生172人,本科生710人,其中国际学生16人。

学院秉承中山大学“善待学生”的核心理念,坚持“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以大学文化传承为主体开展多层次素质教育,并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加强与海外国家的教学合作,有效促进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进步。

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1):社会学(一级学科)

博士点(6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

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社会工作。

本科专业(四):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社会工作硕士(MSW)

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教师秉承学术传统,重视科研创新,在相关学科的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

★特色研究方向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地域文化、民族考古学、历史人类学、民俗与非物质遗产、宗教人类学与宗教人类学、应用社会学(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消费社会学、旅游社会学、劳动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应用人口学(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流动、老龄化研究、香港人口与移民研究)。

★科研项目

2006-2008年,高校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和横向政府项目136项,国际合作项目10项(如世界银行、卢斯、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项目资助超过2400万元,其中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5项。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项,10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术论文和专著

热门推荐:?

??2014地球物理考研学校排名?

?2014海洋科学研究生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