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做史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回答问题。这种题型是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结合史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回答问题的绝佳方式。这是近几年高考历史中常见的问题。做好史料分析对提高学生历史成绩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结合了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体会。一、史料分析题的特点1。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历史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历史研究的方法。要求以材料提供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观点鲜明,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2.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重点是对基础骨干知识的考察。无论高考形式和内容如何改革,无论全国设置哪一套题型,材料题的选取都不会脱离历史主知识,都是教材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中的“支柱”。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史料或教科书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资料,形成新的提问角度。但无论如何,知识的落脚点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甚至落实到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或主体内。可以说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属于课本。3.在能力考察方面,更强调知识转移。考察考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不熟悉的材料中,正确地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关联点,坐对位置,从而按照题目的要求,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和其他高考题相比最突出的区别。在应用知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而是靠扎实的历史功底和灵敏的思维、触觉反应获得的。4.在命题形式上,倾向于接近问题和回答问题,常见于归纳性和批判性材料分析题的出现。有时要求考生总结材料的要点。5.在命题理念上,他们重视开放的思维模式,答案和评分标准灵活多变,突出了考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6.在涉及的领域中,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包括文化、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此外,国内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近年来材料分析的方面。比如2002年全国高考关于欧洲一体化的33道题,都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二、掌握做史料分析题的技巧1。阅读是解题的基础(1)。为什么不先看看材料?第一,考生先阅读不熟悉甚至阅读障碍的材料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将直接影响考生的回答;第二,不了解命题要求就阅读材料是没有针对性和效率的,看一遍再带着问题看一遍势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对于苦练近半年的考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容上台,只看题型,对材料略知一二,能在脑海中锁定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或事件进行思考,会大大增强答题的信心,减少困惑。(2)注意暗示性的文字,尤其是材料来源。他们往往能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家、背景、作者、身份等信息,给考生一些提示和指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古代史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新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重要的词一定要通过通读上下文适当联想,理解材料的原意;如果有其他名词与之并列,可以分类模糊处理。如果有带解释的词,一定要把握好。大部分都是解题和答题的切入点。世界史资料翻译成中文后,句子较长,可以按照语文课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处理,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达到明确中心意思的目的。2.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边读书,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和教科书的相关性。虽然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和题型都体现了“新”字,但无论多新,归根结底都是与教材的主要知识密切相关的。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进行对比,确认材料与哪一章哪一节有关,使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分析的大方向清晰。(2)材料与问题的关系。讯问提出了关于材料的问题,必然与材料密切相关。13.此外,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很神秘,尤其是递进问题的提问。每个问题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甚至下一个问题都是上一个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回答。如果考生能够利用并把握其微妙关系来推断思维方向,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材料的选择和安排是由提议者精心设计的。其中,材料之间是平行关系,比如同一时期不同行业的发展,材料之间没有先后顺序。目的是考察考生能否从不同角度对材料进行中心概括。有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突出了“变”字,所以材料的顺序不能变。考生要仔细观察每一个材料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为什么变化,变成什么,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它的变化。比如2000年全国卷,关于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抓住四份材料给出的年代,联系其背景表述其差异,答案自然就出来了。3.回答是解决问题的立足点。看完想了想,回答问题的想法就出来了。最后一步就是好好回答问题,用文字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否则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回答问题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问题回答,根据具体要求回答,不多不少回答。看清楚问题的方向,根据材料要求回答的,不要回答其他材料。还要注意分数的分布。(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从历史中讨论,实事求是。一方面不拘泥于课本,另一方面准确区分对材料的是非观。材料分析题中引用的材料多为原始史料,不可避免地摆脱了封建史家和资产史家落后历史观的影响。我们必须拨云见日,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2)准确把握命题者意图,紧扣中心,揭示历史本质规律。即使有很多材料和新的问题,命题人也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研究一个问题,所以在回答的时候,要紧扣这个中心,揭示其历史本质,让命题人心领神会。(3)文字简洁、清晰、工整。不写长篇大论,对材料分析题答案的要求是精华不贵。如果你有字数要求,那就更要小心了。动笔之前好好想想。只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注意积累经验,还是可以做好材料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