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指的是哪一天?

上元节是指每年的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正月,古人把“夜”称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节”的说法,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小元义节、元夕节或元宵节。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植根于古老的开灯祈祷的习俗。

自古以来,上元节的习俗就以热烈喜庆的赏灯习俗为主。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但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成为全国性民间节日是在汉魏以后。元宵节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官员和普通百姓一般都在正月十五“为佛燃灯”,于是佛教的灯笼遍布民间。从唐朝开始,元宵节点灯就成了一件合法的事情。

上元节的节日和习俗

就节日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从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元宵节,与春节相连,这一天是城市。非常热闹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跳秧歌,节日期间缩短为四到五天。

在古代中国,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平日待在室内的女性在这一天可以出门赏灯,这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见面的机会。可见,元宵节给人们创造了一个表达感情的好机会,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百度百科-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