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筑介绍?

说起福建建筑,最著名的有鼓山涌泉寺、福州仓山旧领事馆区旧址、三平寺、临水宫等福建标志性建筑。福建,简称“闽”,是福州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江西省相邻,西南与广东省、东部与台湾省隔台湾省海峡相望。南北最长530公里,东西最宽480公里。福建省有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地级市,1平潭综合实验区。以下是仲达建筑咨询公司为建筑师整理的相关福建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福建建筑——鼓山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简介;

福州鼓山涌泉寺是“福建寺庙之冠”,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庙建在海拔455米的孤山山腰,前有香炉峰,后有白云峰。它有着“进山看不见庙,进庙看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其旧址为“华严寺”。唐建中四年(783),凌源有龙穴(《孤山志》载:“初处为池,毒龙居之。”),搞了周培“圣物平,庙应在镇上”的观点,请和尚焦玲入山搭台念华严经,后成为华严寺。从那时起,龙就不再伤害人了。现在,人们把建中四年(783年)作为涌泉寺创建的开始。华严寺毁于唐武宗灭佛。

福建建筑——鼓山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的建筑历史;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公元908年,福建王邀请佛教徒主持修建一座新寺庙,建成后命名为“佛阁”。因天王庙前有罗汉泉,后梁干涸五年(915),更名为孤山白云峰涌泉寺。王将大师迎至方丈涌泉寺,主持扩建寺内,聚集万人,称得上一时繁华。

宋朝

宋真宗赠“涌泉寺”。

明朝永乐五年

(1407)改名涌泉寺。永乐六年(1408)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毁庙,庙所剩无几。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天启之间,陆续修复,后又数次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清初顺治

僧侣原宪主持了重建工作。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板至今仍悬挂在天王殿大门上方。

共和国成立后

1983年,涌泉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寺庙,移交佛教组织管理使用。

名僧

明清以来,涌泉寺方丈的高僧辈出。首先是雍贤、裴,然后是古月、地化妙莲,近代还有许筠、元婴等多位高僧。清朝末年,妙莲大师出国集资修寺,在南洋槟城修建了极乐寺作为孤山的下院。古越禅师住持永泉寺期间,带领僧人对寺庙进行了整修,大获成功。1929年,近代著名高僧许云受林森等人之邀,出任涌泉寺住持,带领众僧,复兴宗风。首先,取消了挂名的部,确立了禅堂的规矩,恢复了首义、西堂、后堂、唐竹、那威等领导和执事。其次,创办鼓山佛学院,邀请慈舟法师讲学,培养僧伽人才。第三,整理涌泉寺收藏的佛经,编制《鼓山经目录》。虚云法师还亲临禅堂与僧人“坐香”“谈悟”,并带领僧人植树、参加生产劳动。

福建建筑——鼓山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建筑:

涌泉寺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明清建筑风格。寺庙依山傍谷,槛廊相连。大雄宝殿周围是25个大大小小的大殿。英雄大会堂巍然屹立,巨柱飞檐,雄伟辉煌。

珍思之宝

在寺庙里,佛陀牟尼三世穿着中国服装而不是梵蒂冈服装坐着。两边十八罗汉表情各异,“庄严法”。正殿背面有一尊约1.15吨的“三圣像”。雕像前有一张桑木做的长桌。据说它经历了多次火灾,仍然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正殿内外有许多橡木对联语录,如:“座上白云多,冯丹洗澡时黑龙卧后;大海在我眼里是渺小的。看七坤东去,五虎南来。”等等,都是古代寺庙历史和环境的生动写照。

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大雄宝殿和童渊殿天花板上的绘画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光绪十三年(1882)所绘的龙纹129,丹顶鹤86,麒麟、白马、大象、猿纹27。童渊珍宝馆有75幅绘于光绪十三年(1882)的故事。

收藏品

此外,还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保罗尊严”,由清廷知府清泰和抚州将军林青赠送。还有几十件大方广佛的明版、锦装华严经,以及明清时期的佛像、花瓶。大雄宝殿正面的钟鼓楼上挂有古代的钟鼓,其中重约2吨的金刚般若钟上铸有6372字金刚经,距今已有300多年。

童渊厅西侧有圣箭厅,俗称“方丈”室。院子里种着两棵雌一棵雄的苏铁,花开的时候黄的像绒毛球。据说苏铁是福建王和第一任住持种植的。

福建建筑——鼓山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的建筑布局:

涌泉寺在明永乐六年(1408)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被火烧毁,明崇祯七年(1634)重建。清代几经修建,于1983重建。目前涌泉寺基本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全寺共25殿,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殿、祠堂、藏经阁、禅堂、佛堂、仓库、客堂、斋堂等。此外,还有钟楼、鼓楼、薛洁堂、法界书院、东极楼、岳明楼等。整个寺庙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形成错落有序的寺庙建筑群。这座千年古刹占地25亩[2],寺貌雄伟,大殿辉煌,塑像庄严,被誉为“福建寺庙之冠”。走近涌泉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矗立在大门两侧的“千佛塔”。东方有“庄严劫千佛塔”(意为庄严劫往世佛),西方有“不朽劫千佛塔”(意为现代佛)。这座塔高约7米,有9层八角形楼层。它由粘土制成,分层烧制而成。这座塔是釉面棕色的。塔檐上有72尊僧人和武将的雕像,72个悬挂的陶铃。塔座上刻有莲花花瓣、舞狮、小矮人、制造时间和工匠姓名。塔内有1038尊佛像。该塔高大精美,为国内罕见。这两座千佛塔建于宋元丰五年(1082),是研究宋代建筑和陶器艺术的实物证据。从庙前沿着石阶,踏入国王的殿堂。寺门上有一幅对联:“对着炉峰,何不浪过河?”看着倔强的石头,点头。“庙里有一尊塑金肚皮的弥勒佛。雕像两侧,有一副明代文人所写的对联:“天天背着空布袋,米不多,钱不多,却肚大肠宽。在大家都很自信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崇拜什么。我每年都看到他很开心。这个和尚骄傲的原因是什么?"

过了天王堂就是一个大院子,顶上刻着四个大字,中间卧着一座横桥。左右有两厢楼和钟鼓楼。钟楼上有一口巨钟,铸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它主要由铜制成,用金、银、锡铸造,重约两吨。钟声嘹亮悠扬,雨声不绝。钟身刻有《金刚般若经》全文,共6372字。

沿着长廊拾级而上,两旁是王敏庙和珈蓝神殿堂,中间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始建于五代开平二年(908),宋代重建。明朝毁于火,现存建筑于光绪八年(1882)重建。寺内供奉三世佛像,两侧十八罗汉。祭坛前有一个青铜大香炉,两侧各立着一尊青铜童子像。大雄宝殿后侧有清朝康熙年间铁铸的“三圣像”,表面镀金,重约2300斤。大殿天花板上绘有光绪八年(1882)绘制的图案242幅,其中禅龙图案129幅,丹顶鹤图案86幅,大象、独角兽、白马、猴子图案27幅,色彩鲜艳,反射着山羊色的灯光,使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大雄宝殿后面是法堂。东侧下方是藏经楼。

更多关于标书写作和提高中标率的信息,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