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义乌的变化
30年的变化
义乌位于浙江盆地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70万,外来人口103万。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商建县阶段(1982-1993)。兴商兴县战略的实施,以市场化为主旨,逐步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工业强市阶段(1993-1998年)。实施以商促业、贸工联动战略,以市场化推进工业化,逐步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衔接的产业体系。城市化阶段(1998-2003年)。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工贸联动,推进了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商业城市。走向国际舞台(2003年至今)。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完善和商业业态的提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演变为国际商贸城。
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到经济强市。从1978年到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28亿元增长到410亿元,增长了319倍,年均增长22%;财政收入从0.2亿元增加到58.88亿元,增长293.4倍,年均增长2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3亿元增加到855.6亿元,增长2851倍,年均增长31.6%。第三产业结构由57.8 ∶ 21.1 ∶ 21.1发展到2.4 ∶ 46.3 ∶ 51.30,在2006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2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
从不起眼的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马路市场起步,义乌市场五次易地,九次扩建,发展成为全国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商品采购基地。市场占地260万平方米,经营场所5.8万个,直接从业人员20多万人。经营国内外43个行业1900大类40多万种商品,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2007年市场总成交额为460.82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为348.37亿元,连续17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品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被誉为全球消费品价格的风向标。
从一个基础薄弱的工业小县,到一个产业集群的工业强市。从1978年到2007年,工业企业从7497家增加到24000多家,工业产值从7.5亿元增加到858亿元,增长了113.4倍。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拥有针织袜子、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产业,饰品、袜子、拉链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65%。多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的“单打冠军”。国家产业基地9个,中国驰名商标37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高新技术企业96家,R&D中心101个,授予专利660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