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中的影响和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先秦时期的文字。为了记录史实,用小刀在甲骨上刻下长字,保存下来。一块甲骨上刻着许多字,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不仅能看到和理解字的意思,还能看到字的排列组合之美,这就是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书法艺术把书写纳入审美范畴,不局限于文字的实用性,还追求书写的审美。

比甲骨文更晚出现的是金文,又名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以鼎为代表的礼器,以铃为代表的乐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与甲骨文的纤细相比,青铜器上的铭文略显厚重、朴素,充满了石头精神。然后是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在世界上被称为“石雕之祖”。字多了,造字的原则和风格更加一致,文笔也更加美观,逐渐形成了大篆的风格。秦朝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改进了大篆,统一为小篆。后来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和赞赏,被广泛采用。

汉代是隶书兴盛的时代,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代。汉朝四百多年,社会安定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因此,汉代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朝着使用简单、字体美观的方向发展,书法的流派和风格多种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出现了分隶变化,发展为曹彰、行书、真迹。三国时期,隶书并存。魏晋时期,楷、行、曹三书盛行,奠定了现代书法的格局。晋代以后书法理论得到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是魏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完善了楷书、行书、曹的现代书法,被誉为历代楷书的典范,“天下第一书”。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王羲之的书法,当时是很珍惜的。晋书王羲之传上传。一天,王羲之在茅山遇到一个卖六角扇的老婆婆。他在老妇人的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但那是王羲之写的,她得到了100元。老太太顺着她的话,一会儿大家都抢着买。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和他的父亲一样,后来都成了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历史上的“二王”。

唐朝建立后,社会安定繁荣了一百多年。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称赞其书法“炉火纯青”,“古今第一”。唐太宗用重金从民间购买了3600幅王羲之的书法,设置了“书法”,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唐代也是书法空前发展的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欧阳询,因擅长楷书,被誉为“书法之冠”。他在书法和草书风格上也很有成就。他借鉴王羲之的各种字体,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以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行书《梦迪恩帖》、《汉斯张铁》最为著名。

中唐时期,书法发展达到高潮。以颜真卿、刘公权为代表的书法家,开创了庄重、饱满、宏大的新局面。

颜真卿的书法被评为“新意中取古法,古意外创新法”,开创了一种新的文风,被称为“美颜画风”。安史之乱时,颜氏一家30多人被杀。他为年轻的侄子纪明写了一首《侄子的牺牲》,他在泪水中悲惨地死去。他神采飞扬,笔法雄浑,体态自然奇妙,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刘公权受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影响很大。他的笔法充满了精神,他的文字充满了骨气。后人把“刘燕”并列提及,并称“燕顾”。这两种风格也成为了初学者的风格。刘公权的书法以点画见长,设色谨慎,法度严整。历代书评家对刘体评价很高,称其为“庙堂盛唐之气象”。刘传世的书很多,如《送梨枝题跋》、《金刚经碑》、《玄塔碑》等。

在宋代,宋太祖并不十分重视书法艺术。宋太宗即位后,购买了前朝皇帝和名臣的墨帖,编辑印刷,送给大臣们。编辑拓片的质量不高,宋代学书法的水平更低。再加上科举制度兴盛,书写均衡工整,书法艺术的个性被淹没。直到宋仁宗到宋神宗时期(1021-1070),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书法家。他们提出了“六朝上学,不拘泥于唐代格局”的主张,主张摆脱书法,从而形成了宋代“尊意”的独特风格。

经过多年战乱,六朝书法艺术日渐衰落。在这个政权更迭的时期,诞生了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赵翼改变了宋代的书法风格,坚持严守古法,工笔细致,推动了复古之风,使沉淀已久的书法艺术世界重新焕发生机。所以有人把他比作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代表作有《钱文子》、《洛神赋》等。但独木难成林,当时的书法艺术最终也难以成气候。元代的书法艺术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

明朝皇帝酷爱书法,规定所有诏令都要由擅长书法的人抄写,能为朝廷书写内外文书的人才能获得官职。当时流行于亭台楼阁、科举考场的“亭体”,方方正正,明快明快,但生硬刻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清代学帖之风依然盛行,书法处于停滞状态。到了清代中后期,很多书法家大兴碑学,用自己的想法写出了自己的风格。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书法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书法艺术紧密结合的篆刻也得到了发展。一幅书法作品,有开篇章,末有名章,黑色书法有红色印章点缀,更为美观,这也是书法艺术的特殊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