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一本二十四史,谢谢。
“正史”之名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天下有著述,皆有意为正史。”清朝乾隆皇帝审定《二十四史》,“正史”一词专指《二十四史》。根据《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课“凡未受陈审判者,则知其不乱。”以尊、义、经盖正史,不挂政令,不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编入正史。
二十四史3249卷,约4000万字。其叙事时间长达四千多年,从第一部史记到传说中的黄帝,再到最后一部明史到17年(公元1644年)的明崇祯,以统一的传记体书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事迹。
编辑此段落
二十四史的发展
三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二十四史》一直被称为“三史”。“三史”通常指东汉刘真写的《史记》、《汉书》、《东观汉纪》。《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东汉史》,被列为“三史”之一。《三史》、《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是记载三国、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十个朝代的史书的统称。后来出现了《十三朝史》。《十三朝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明史》出版,加上以前的历史,总名《二十二史》。后加《旧唐书》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编纂的《旧五代史》也被纳入正史,由乾隆皇帝决定,合称为《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刻于武英殿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大型集。
1920年,柯少文撰写《新元史》。民国十年(1921),徐世昌总统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收录新元史,反而把清史草案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说,如果两部书都纳入正史,就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此段落
主要版本
毛泽东对南京国子监刻本《二十四史》的评价
明万历在北京国子监刻制《二十一史》(北鉴本)
明崇祯石矛齐家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堂二十四史》刻于清乾隆武英堂。
清同治年间,五省官书局联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刷了张元济的丛书《拼凑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印制的《二十四史校本》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此段落
相关性评估
二十四史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以中国历史革命为例说:“二十四史不是史,而是二十四姓的族谱。”
二十四史校本评价
点开校本的二十四史,选最好的书,校对体例要精,校对要准,版面设计要清晰易读。
点本学校动员了全国各地许多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20余年,于1978年出版,是迄今为止二十四史最好的版本。
编辑此段落
二十四史的内容
施奇
汉司马迁,卷130。
起初史籍没有固定的称谓,或称“太史公署”或“太史公”等,省内也称“太史公”等。《史记》原是古代史书的总称。自三国以来,《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长,左凤仪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五年,卒于汉正帝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朝中央政府立下官令,掌管御书,搜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没有实现,死了。他临死的时候告诉司马迁,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小时候很努力。十岁时,他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随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代文学史》。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他怀着求知的欲望,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了历史遗迹,收集了各地的传说。司马迁通过对西汉开国前后的名胜古迹和史实的实地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后来的《史记》编纂做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业,制定圣旨,能够看到大量的书籍、文献和国家档案,这是司马迁编纂史书不可或缺的条件。
汉武帝元年,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领兵随李光礼攻匈奴,大败投降。汉武帝问司马迁如何看待李陵,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寡不敌众,又没有援军,责任不完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为李陵的庇护开脱,将汉武帝的爱将之兄李广利定罪。于是,司马迁被投进了监狱,判了贪污罪。三年后,他被赦免出狱,更加努力地写史书。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了编纂。司马迁去世多年后,他的孙子杨云将这部52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之于众。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寿元年,描述了中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史记·列传序》载:列传12篇,表10张,书8本,世家30家,列传70篇,* * 130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十篇。《三国志》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列传》、《武帝列传》、《礼记》、《乐书》、《法纪》、《汉以来将军列传》、《日人列传》、《三王世家列传》、《王八列传》、《福晋列传》。大多数后人不同意张炎的说法,但《史记》的不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今天的《史记》也是130篇,有几章明显不是司马迁写的。汉代医生楚·孙绍在汉武帝时写了《史记》,而《史记》中的“楚先生说”是他的补充。《史记》的材料范围很广。当时的《世本》、《国语》、《国策》、《季芹》、《楚汉春秋》、《百家争鸣》等国家文献档案,以及田野调查获得的材料,都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重要素材来源。尤为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筛选,剔除了一些废话。对于一些无法澄清的问题,我们要么采取怀疑的态度,要么记录各种意见。由于《史记》取材广泛,编撰历史态度认真,所以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100卷。
司马迁写《史记》之后,班固写《汉书》。班固,字孟建,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我的父亲班彪是一名历史学家。他写了65部传记来补充历史记录。《汉书》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永元元年,班固跟随大将军窦宪讨伐匈奴,参与议事。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入狱,永元死在狱中四年。当时《汉书》和《天志》还有八张表没有写出来。汉高祖召班固之妹班昭为辅,马旭协助班昭撰写《天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一位独特的女性作家。
《汉书》包括十二列传、八表、十录、七十列传、一百* * *。后人分一百二十卷。其编年史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止于王莽帝皇四年。
与史记相比,《汉书》的体例发生了变化。《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汉书》称《史记》纪传体省,纪传体省传,书志,汉代世家。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所继承。
《汉书》记载的时间与《史记》重叠,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部书都有记载。在这一部分,《汉书》经常对《史记》进行移置。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不同,选材标准的不同,转写时也有增删改。
《汉书》增加了刑法记载、五行记载、地理记载和艺术记载。《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记述了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一些具体的法规。地理志记载了当时郡县、国家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户数,关于土特产、经济发展、民情风俗的记载更是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学术流派的起源,记录了流传于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由《平准书》演变而来,但内容更加丰富。它有两卷,第一卷讲“粮”,即农业经济情况;《商品》第二卷,即《商业与货币状况》,是当时的经济专著。
《汉书》八表中,有一张古今人物表,是从太昊到光武。是“古”而非“今”,所以引起了后人的鄙视。后人对《汉书》百官大臣表推崇备至。该表首先描述了秦汉时期的设职情况、各官职的权限和俸禄多少,然后用一个分为14等34级的简表记录了汉代官员和大臣的兴衰,详细展示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变化。
从思想内容上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的“是非论对圣人来说是相当荒谬的”。这反映了两人的意识形态差异。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值得肯定的是,司马迁并没有完全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班固的学识不如司马迁。这种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转变,反映了儒家思想作为东汉封建正统思想在历史领域站稳了脚跟。
后汉书
南宋叶凡,卷120。
《汉书》九十卷,南宋时叶凡所作。范晔子宗伟人,杨顺人。出生于氏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是晋太守,著有《谷亮·吉杰》一书。《十三经注·谷亮传》是在谷亮·吉杰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父范太官,拜金子光禄大夫,为常侍。他是宋武帝武帝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写作,写了24篇古今好字。因此,叶凡有很深的家庭出身,并且一直认为自己是贵族家庭。他生性孤傲不拘小节,无论是在仕途上,还是在著述中,都不愿意活在别人的后面。成名,然后死去。
元嘉九年,叶凡在彭城为太妃守丧时得罪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叶凡很沮丧,于是他依靠修改历史来寄托自己的抱负,开始写《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他在完成列传和列传写作的同时,与* * *完成了《李乐志》、《鱼凫志》、《五行志》、《田文志》、《周君志》等五部志。,有人举报他参与了刘益康篡位的阴谋,所以死在狱中。由于害怕受到牵连,谢衍销毁了她手中的手稿,因此只有后汉书的传记部分流传下来。
在叶凡的《后汉书》之前,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叶凡以《东观史》为基本史料,以华佗之书为主要蓝本,吸收他书之长,删繁就缺,整理故事,超越他人,后来居上。因此,到了唐代,叶凡的《后汉书》取代了《东汉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为“三史”,盛行于世。然而,除了袁弘的《后汉书》之外,所有的后汉书都已陆续散佚。所以叶凡的《后汉书》成了我们研究东汉历史最基本的依据。《后汉书》对叶凡的记述始于刘秀揭竿而起,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定曹丕,详细记录了东汉195年的历史。
三国历史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65卷,其中《舒威》30卷,《舒舒》15卷,《兀术》20卷,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代的历史。作者陈寿,巴西韩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韩曙当官员。30岁时,韩曙政权灭亡了。入晋后,他在做官。在陈寿撰写《三国志》之前,已有一些关于魏、吴的史书,如的《舒威》、于欢的《魏略》和的《兀术》。《三国演义》中的舒威和兀术主要是根据这些史书写成的。蜀国政权没有设立史家,也没有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纂蜀国历史。舒舒的资料是由陈寿收集和编辑的。陈寿写作时间接近三国,可供他人借鉴的成果不多。另外,他是私人作家,没有条件获取大量的文件和档案。我们读《三国志》会发现,陈寿有史料缺乏的难处,内容不充分。陈寿没有写日记。要想了解三国时期的法律法规体系,就不得不求助于《晋书》。《三国志》因记叙文好,文笔简练,剪裁得体,在当时受到好评。与陈寿同时在写《舒威》的夏侯湛看到了《三国志》,认为没有必要再写新史,就把自己的作品毁掉了。后世更加推崇。他们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陈寿一人可以与《史记》、《汉书》相提并论,可惜内容太少。所以其他流派的三国志都相继湮没在默默无闻中,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国志》。
金淑
唐方凌轩,卷130。
《晋书》共一百三十卷,其中《史记》十卷,《年谱》二十卷,《列传》七十卷,《实录》三十卷。它记录了西晋东晋从司马懿到晋元帝Xi二年的历史,以实录的形式描述了十六国割据的兴衰。
唐太宗是一位有成就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编纂和修订。在唐太宗之前,关于金朝的史料,没有一篇是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订《金淑昭》时,对所有的历史著作进行了逐一的批评。写一部系统、完整、有趣的晋代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命方、褚遂良、许为督,组织编撰《晋书》。
大家写晋书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写作时间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晋书》由于有政府做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都有保障,是私人修史所不能比拟的。第二,有许多研究金史的著作可供参考。因为有蓝图作为依据,写书自然更容易。
《晋书》不太注重史料的选择,更喜欢在小说笔记中使用轶闻,《搜》、《游》中的一些荒诞言论也被收入其中,这不利于其史料价值。此外,书中还有不一致和遗漏之处。《晋书》作者多以诗文见长,在写史的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华丽辞藻。所以后人批评它是“争奇斗艳,不求真”。这也是《晋书》的不足之一。
宋舒
《南岳》, 100册。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从刘玉立国到刘准六十年间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实,作者是沈约。该书有100册、10册、30册、60册。据何承天、徐艾等。,作者继续根据旧版本的《宋史》写了一本书。
传记部分成书于南朝齐永明六年,支竹被认为是隆昌元年以后的事。该书以《石林》资料丰富著称,是研究刘宋史的基础史料。
地方志项目庞大,内容详尽,占全书一半。《实录》前有《实录序》,详细记载了前代实录的编纂情况,并追溯了各实录所记载制度的起源,有助于弥补前代历史记载的不足。《郡县志》记载了三国以来的地理沿革和东晋以来华侨郡县的情况,有助于历史研究。法历志囊括了荆楚、元嘉、大明的全部文字,是历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载了汉魏两晋乐府的情况。对乐府诗进行了分类记载,保存了大量汉魏以来的乐府诗和乐舞诗,其中的“古体诗”多为汉代遗留下来的,是研究乐府和诗史的重要文献。传记详尽,列举人物230余人。列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剧本、书信、文章篇幅较长,但有许多史料价值。
《宋书》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性情学家。他出生在吴兴武康。父亲沈璞,刘崧是淮南太守,元嘉在末年皇族争权夺位的混乱中被杀,沈约十三岁。十几岁时,沈约遭遇家庭困难,四处游荡,生活贫困。他立志日夜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所以他博览群书,擅长诗歌。田健于十二年前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被称为“殷”,后被称为“殷侯”。
《齐书》
《南梁潇子贤》,59卷。
《南齐书》记载了南朝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中兴二年的二十三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南齐纪传体年表。原名,宋代改称南,与李白药《北》不同,为萧子贤所作。
萧子贤,字景阳,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萧子贤出身皇族,学识渊博,擅长文笔,是梁代一直以来的贵族人物。他熟悉或亲身经历了南齐的许多历史事件和皇室情况。再加上梁代南齐,没有大的战争,很多书籍文献得以保存,为萧子贤写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共五十九卷,其中《帝姬》八卷,《年谱》十一卷,《列传》四十卷。缺失的一卷是前言。
梁书
由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录了从梁武帝萧炎建立到梁景帝小方志灭亡56年的历史,作者是姚察和他的儿子姚思廉。
姚察,字伯绅,吴兴武康人,南朝史学家。梁、陈、隋后,陈任秘书监、大工程总监、吏部尚书,隋任秘书丞。入隋后,文帝九年,奉命编《梁陈史》,未竟而死。临终时,他命令儿子姚思廉继续编纂历史。
姚思廉,简而言之,姚思廉在修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父亲完成的历史著作。从贞观三年到贞观十年,历时七年完成了《梁书与陈数》的写作。
姚叉和姚思廉虽然是历史学家,但两人都有深厚的文字素养。在历史写作方面,文笔简洁朴素,他们不追求修辞的华丽与肤浅。他们继承了司马迁和班固的风格和笔法,这在南朝历史上是有价值的。
陈数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数》是南朝陈的一部传记性史书,作者姚叉、姚思廉父子,记述了从即位到陈被隋文帝平定这三十三年间的历史事件。姚察,本名伯申,武康人,姚思廉,本名简,陈死后迁居关中,成为万安人。他们的事迹在《梁书》的序言中已有介绍,可供参考。
《陈数帝姬》六卷,列传三十卷,* *三十六卷。
陈朝的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没有取得特别的成就,可能与此有关。陈数不像梁书那样充实,它的传记和传记都太简短了。
舒威
北齐卫守,卷130。
《舒威》共124卷,其中传记12卷,传记92卷,实录20卷。因为有些传记和记载太长,所以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共130卷。北齐魏寿所作。
鲜卑族是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东麓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人逐渐西迁,成为大漠中一支强大的民族。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路易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国政权被狄人建立的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夺回拓跋珪称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北魏日益强大,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县,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了宣武帝袁科,北魏达到顶峰,西攻汉中,得巴蜀一瞥,东临洛阳周边巩固防御,与梁朝争夺淮南,但很快就因政治腐败和人民反抗而崩溃,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从鲜卑拓跋部早期到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的历史。
拓跋扈命令邓源撰写《戴戟》十卷,按年月将这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编成册。拓跋焘成神贾第二年,太祖写了《国书》,由写成三十卷,作为编年体。
舒威在流传过程中损失很大,这部编年史缺两卷,传记缺二十二卷,三卷不全,后人用其他史书补充。
韦寿,北齐巨鹿曲阳人,字伯,小字佛。他机警有文,与温子升、邢子材并称三才子,但生性轻浮,人称“破空之蝶”。他受命写舒威时曾声称:“哪个小子敢* * *卫守,举之则天,压之则地。”该书完成后,民众叫嚣为“不雅历史”,魏守三改其稿,才成为定稿。
北七树
唐·李白药,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叛乱。后来怀朔镇低级武官出身的高欢获得了20多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的朝政。公元534年,高欢建立的孝帝被迫西迁长安,于是高欢建立了另一个孝帝元,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杨抛弃孝道,建立了北齐。东魏北齐南治长江,先后与梁陈对峙,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接壤。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原名舒淇,宋代才加上“北”字。虽然主要记录了北齐的历史,但实际上记录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约80年的历史,反映了东魏和北齐的兴衰。
李白药(公元565-648年)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官宦家庭。李白药从小就渴望学习和阅读经典和历史方面的书籍。隋朝初年,他担任太子的小妾,攻击其父安平太子。贞观二十二年前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皇族中叔伯兄弟自相残杀,把20年的短命王朝变成了六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力斗争描写较多。《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损毁严重。现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都被后人用《北齐史》等著作补充,使《北齐书》的价值大打折扣。
周树
唐令狐德芬等,50卷。
周树,53卷,包括8卷传记和42卷传记。唐古灵德为主编,岑文本、崔参与编纂。
北魏末年,各地爆发政治动乱和混乱。出生于北魏北方六镇吴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吴川镇为主的鲜卑军队,与关龙地区的汉浩祖武装联手,建立了西魏政权。后第三子宇文珏,公元557年魏建州人,史称北周。西魏和北周这两个相继的政权,统治着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四川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山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与东魏、北齐以及江南的梁、陈诚。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581年,隋文帝取代周朝,建立隋朝。
《周树》虽然封号为周,但实际记载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隋文帝周代48年的西魏北周历史。
由于缺乏资料,而且《周树》中记载的人物大多是本朝显贵的祖先,所以显得单薄,不尽真实。但基本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宇文政权上层集团的内部斗争。它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和北周历史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史书。
隋书
唐魏徵等待,第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姬》五卷,《列传》五十卷,《年谱》三十卷。这本书是很多人编的,分两个阶段,从最初创作到* *完全完成,历时35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凌提出了《梁、陈、北齐、北周、隋史》的修订建议。次年,唐朝廷命米切尔编,但数年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代史》,魏徵“知其事”,编修《隋书》。《隋书》的作者博览群书,对历史的修改水平很高。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订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改隋朝历史的唐太宗,经历了灭隋战争。上任后,他经常谈到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观兴亡”的观点。以史为鉴,以史为鉴,成为《隋史》修订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发扬了直抒胸臆的优良历史传统,评论人物也不那么忌讳。主编魏徵为人正直,为人正直。他主持编纂传记,文笔不多,这对于尊者来说并不忌讳。比如说,文帝的“刻薄”专断,“不愉之诗”,“隐于大道”,杨迪的矫揉造作,“杀骨肉,杀忠”等等,都是如实写出来的,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第三,隋书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资料。其中十种记载了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的法律法规,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
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