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文化

黟县建立于秦朝,自宋代以来属古徽州。它是徽州文化节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丰富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篆刻、徽州祠祀、徽州彩绘壁画、渔乡石笛制作技艺、梨园手制麻制作技艺、徽州楹联匾额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名民间艺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易县历史悠久。清代著名学者余著有《龟兹手抄本》和《龟兹手抄本》,被誉为"名著"。“西陵四家”之一的西冈金石学和书法,以及黄士陵“义山派”篆刻的鼻祖篆刻,也是相当有名的。民国时期,易县先后设立了人民教育馆、少年图书馆、县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县的文化工作由县人民政府领导。1956年6月,易县人民委员会文化厅成立。1957年4月,傅与教育厅合并为教育厅。1968,文化单位由县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牵头。1977年3月易县市文化局成立。易县的文化工作,在我国文学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了文化、新闻、电影、戏剧、图书等机构;戏剧、文学、美术、摄影等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20世纪50年代挖掘整理的民间舞蹈《凤舞》、《跳儿》(又名《在阳光下游泳》)被列为安徽省优秀民间舞蹈节目。上世纪60年代,该县创作的现代黄梅戏《崔林春潮》参加华东现代戏剧音乐会;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黄梅戏《山红医生》和《起点》是安徽省现代戏剧演出中代表徽州地区的剧目。创作于1982的黄梅戏剧本《游蓝兔坊》入选安徽省、国家话剧舞台节目,为中国十二大代表演出。黄梅戏讽刺喜剧《母老虎上车》在1984安徽戏剧节演出中获得创作一等奖和文明演出奖,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作为戏剧专题片拍摄。长篇通讯《海外池子爱家乡》在1980被评为省级好新闻发布,获二等奖;1983根据《县长插禁牌》报道,被评为省级好新闻发布,获一等奖。摄影作品《山野美景》入选全国林业系统摄影展。2011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工程实施。建成8个乡镇文化站和66个农家书屋,县图书馆成功入选国家三级图书馆,列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进计划”和“国家“十二五”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荣获“全国服务农民、建设基层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宏村阿菊》实景演出正式上映,李秀影视村、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随着基层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碧山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点”。民间舞蹈《格格》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四位市民中获得第九届艺术节唯一金奖。新版《逸仙志》出版。初级卫生保健改革得到巩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截至2012年底,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621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电影院1个,网吧13个,歌舞厅9个,音像制品2个。图书馆、文化馆成功入选国家三级图书馆。当年新建农家书屋4个,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两个村民小组建立农家书屋72个,有力地促进了易县农村农民文化的健康发展。易县的民歌很多,代表有:

1.度过12月名曲(民谣)

第二步:输入歌曲

3.布斋的《上车的母老虎》是黄梅戏剧本,作者是黟县人余志怀。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6月20日义县首映,1986,随后全国公映,东南亚各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