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嫌弃胡人进贡的“禽兽”。为什么他把它扔到笼子里喂老虎,老虎却胆小如鼠?
大多数人对汉朝的印象,要么是集中在建国前的楚汉之争,要么是吕后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女人,还有汉末的三国之争。那么汉朝真的比古代其他大一统王朝差那么多吗?不,甚至可以说,是汉朝让世界认识到了古代中国的强大。
秦朝虽然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秦朝的疆域比后汉少很多。汉武帝即位后,收获了文景统治留下的养命养息的果实,开始向世人展示自己强大的武力价值,追击匈奴收复河西,开辟丝绸之路,这就是汉朝实力的最好证明。
汉武帝把匈奴赶回漠北草原后,用实力震慑了周边其他国家。隔海相望的古代日本,开始向往强大的汉朝。西域小国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强大的帝国进贡,希望汉朝多派商人来贸易,也希望汉朝庇护他们。
说到贡品,我们都知道,除了一些当地特产,外来生物也是贡品的重头戏。比如麒麟这种古老的瑞士神兽,曾经在明朝时被海外各国通过郑和向明朝进贡,现在很多博物馆里仍然有“麒麟画像”。为什么这里要引用麒麟这个词?因为当你看那些画像和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独角兽不过是一只长颈鹿,有点讽刺的意味。
汉武帝时期,大宛国北方的胡人曾经通过丝绸之路向汉武帝进贡,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兽”。但汉武帝看不上这个“畜生”,认为“这点小事就能摆平。什么是野兽?”(来自海中十国)。
汉武帝冷笑了一声,把所谓的猛兽直接扔进了虎笼,以为老虎会立刻把它撕碎。没想到笼子里的老虎胆怯了:“原来老虎听到野兽来了,却像死老虎一样蜷缩在一起。”当野兽进入花园时,它爬到老虎的头上,淹死在老虎的嘴里。走了十步后,他过来照看老虎,但老虎不需要闭上眼睛。老虎一看到野兽,就马上蹲下来装死。即使野兽在他头上撒尿,老虎也不敢动。
西晋的自然史书《博物志》也有记载,也是同一个故事:“汉武帝时,大宛北的胡人呈犬之大物,但声能惊人,鸡犬皆闻,故谓之兽。”当皇帝看到它时,他责备它太小了...当老虎看到这只野兽时,它低下头,落在地上...野兽看到老虎,非常高兴,舔舔嘴唇,摇摇尾巴,直奔老虎的脑袋。"
无论是《海中十国》还是《博物志》,都写这种野兽只有狗那么大,但声音惊人。这是什么野兽?翻阅众多古籍,笔者认为只有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另一种神兽“鬼”才能符合其形象。
至于有人说这个野兽是狮子,那完全是胡说八道。狮子虽然勇敢,但不会让同级的老虎那么害怕,甚至到装死的地步;且不说狮子的体型,大家也不是不知道。站在老虎头上不是强行胡说吗?
《纪云》有云:“侯,一种动物的名字,形似狗,吃人。”《谈颜曝光》中记载的更夸张:“虽小,可斗龙,胜后可吃。”你不仅可以杀龙,还可以以龙为食!但是物种灭绝的速度很快,然后逐渐就没有了它的记录,可能是因为这种动物已经完全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