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制香工艺有什么讲究?求解答

传统制香技术

中国传统香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中国传统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周易》、《黄帝内经》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十二经脉、中草药等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今天,中国传统熏香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理论体系和制香工艺。

在制作传统香型产品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而最核心的成分就是香水,决定了香型的特性,香型的功效,香型的档次和等级。

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一些中草药。天然香料,如沉香、檀香、安息香、麝香、乳香、降香等。中草药,如远志、白花、大黄、白芷、牡丹皮、树皮丁等。天然香料基本上可以归为中药材,但中药材不一定都是香料。

在做香的原料准备充分后,做香所用的香料需要进行配伍组合。中药中的配伍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药物配伍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制香过程中的配伍和谐是有一定区别的。它注重药性的配伍,更注重和谐。这种和谐的理论来源于《易经》,追求天地的和谐统一。

配伍组合后,就要进行勾兑工序,也就是把所有的香料混合在一起。在这个环节中,除了工艺配比的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材料和材料的顺序。明确规定不同香料的先后顺序,否则香料的功效会适得其反。比如制作《易经》太卦的香,必须把坤的香放进甘的香里才能成为太的香。顺序不对,香就成了无的香,“太”和“无”这两个卦的性质差别很大,在这个环节上一定要严格,不能随意而为。

并经混合、定型、干燥后,可进入香型产品的窖池。不是所有的香都可以包装后立即使用。在整个过程完成之前,一些熏香需要密封并放入地窖一段时间。此外,一些香或香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窖藏。

香的不同存放方法对香的质量影响很大,不同的香要有不同的存放方法。防潮、防踩踏、防蛀、防火、防变质是其基本条件。为了防止药性和香气混在一起,每个品种的香料最好分开存放(配方相同、形状不同的香料可以放在一起存放)。

甜糕、香丸、香脂、香粉最好存放在密封的瓷缸里,有条件的存放在地窖里当然是更好的存放方法。线香、盘香等香品最好放在木盒中,可以防潮、防干、防损,避免变形、弯曲,也有利于香药的进一步调和和长期保存。

长时间存放后,好的香味会更加纯净平和,没有急躁,香味会更加润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