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制度和格局具体包含什么,如何描述某种制度和格局?(请举例说明`)

我先说一些关于“制度”和“模式”的基本内容。以后有空再慢慢添加新内容。

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制度和格局是抽象的概念。现实中并不存在“体系”或“模式”,而只是在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根据某种目的或观点,将各种杂乱的事实重新排列的结果。因为事实从来都不是系统的,只能被人理解。

然而,“制度”和“模式”这两个概念在学术和政治现实中被广泛使用的时间并不太长,最多是在20世纪以后,甚至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系统”(或称“体制”)原本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概念。由于自然科学的显著成就和其他诸多原因,政治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开始借鉴自然科学的成果,试图将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化”(这样的研究取向也被称为“行为主义”)。这样,“系统理论”被引入到我们的政治史研究中。

在政治学中,系统理论的著名研究方法是美国人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在他们的著作《比较政治学》中构建的系统和戴维·伊斯顿提出的系统理论。(其他的我记不清了。)在国际政治中,莫顿·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的体系与过程》,罗伯特·杰维斯的《体系效应》,肯尼斯·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的人、国家、战争与理论》最为著名。

“格局”这个概念完全是中国的特色。系统论不仅用于国际政治,也用于其他学科。这种模式只是在研究和描述国际政治时采用的一个概念。有意思的是,外国人对“制度”和“模式”的细微差别不感兴趣;换句话说,“格局”是一个专属于中国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构建中国独特的国际政治理论的尝试之一。然而,虽然“格局”一词被放入学术领域的时间较晚,但对“格局”的描述却自古有之。当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格局描写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至于历史学,也在战后的行为主义浪潮中开始抛弃由来已久的历史主义,转向科学。但是,鉴于历史学的特点,它不得不吸收各学科的科学方法。对于从事政治史和外交史的历史学家来说,“体制”和“格局”(尤其是“体制”)成了难以排除的选择。

这就是“系统”和“模式”这两个概念及其在社会人文学科中的逐步应用。

-

就内涵而言,“制度”是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将现实关系(如一国政府与整个社会及其自身决策过程的互动、国际领域多国之间的互动)重新排列、系统化的产物。这类似于一种机制。最典型的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过程:环境对系统和信息的影响,信息输入系统的过程,信息在系统中加工的过程,信息从系统输出的过程和信息反馈到环境的过程。对于一个政府系统的运行机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环境对制度和信息的影响:一国物价(环境)上涨导致人们要求政府降低税率;

②信息输入系统的过程:民众通过媒体和民选代表向政府提出降低税率的要求;

(3)系统中的信息处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相互交互,提交降低税率或保持税率不变的意见;

(4)系统输出信息的过程:立法机关以立法的形式要求降低税率,税率下降;

⑤信息反馈到环境过程:税率下降,人们的收入相对增加,并对此感到满意;然后人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增加,导致物价持续上涨。

但在国际政治领域(也就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体系”这个词用得最多的地方),很难把体系和格局区分清楚,政治学中使用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