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从何而来,为何沿用至今?

传说节气的创始人是黄帝,可能不准确。然而,在中国的商朝,使用阴阳历。由于太阳和月亮运行时间的差异,需要设立闰月,闰月必须以节气为依据,所以节气成为了中国历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甲骨文中,已经有“至日”和“日出”这样的词,意思是夏天的至日,“日出”是冬天的至日。到了周朝,在《尚书》中明确记载:“太阳里的星鸟是殷仲春;太阳永远火花四射,为的是仲夏;夜中星辰空,有阴钟秋;昼短星高,正值隆冬。”春夏秋冬已被节气隔开,《逸周书》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但个别名称位置不同。

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二十四节气了。不过当时的名字和今天的略有不同。如《吕氏春秋》中的“始雨”很可能是后来的“雨”,“霜降”很可能是后来的“初霜”。到了《淮南子》出版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和今天一模一样,而《淮南子》是西汉时候出版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循环,阴阳在不同节气在世界上处于不同的位置。正如《管子·骑马》所说:“春夏秋冬,阴阳之通也。”围绕二十四节气,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