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地理考察著作是哪一部?
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调查著作是《尚书·龚宇》。
《龚宇》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杰作,属于《史记》(书经),其地理记载包括山川、河流、地形、土壤、物产等。
关于它的作者,众说纷纭。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龚宇》是周初人所作。在《作品年代》一文中,史念海根据的“南河”、“西河”等地名,认定作者为魏。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期秦人之手;此外,还有一位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期至汉初论》。
虽然《愚公》是以大禹的名义写成的,但它实际上是战国以后的作品。以前的学者认为《龚宇》是夏代史家乃至大禹本人的作品,但现在学术界早就否定了这一说法。
龚宇当时所说的中国地理版图,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以及这两河之间的平原和山东半岛,西至渭水、汉水上游,包括山西、陕西中南部。《龚宇》全文只有1200字左右,由九州、山导、水导、五服四部分组成。
“九州”部分主要是根据自然条件下江河、山川、大海的自然分界,将所描写的地区划分为河北、兖州、青海、徐、杨、荆、禹、梁、雍等九州。如山西、陕西交界的黄河以东,河南黄河以北,河北黄河以西的地区划为冀州;
把山东济水和河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分为兖州;湖北荆山与河南黄河之间的地区,分为禹州等。这种区分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伴随着自然区划思想的萌发。
但总的来说,由于只有少数山川标明了九州之间的界限,所以山仅限于岱台(泰山)、华、荆、恒,水仅限于河(黄河)、冀、淮、黑水、大海。岱台和华只起固定作用,黑水本身的位置不详,所以九州的界限并不明确,只是提供了一个大概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