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中日战争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争的结束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瓦解,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股社会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战争的结局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首先,甲午战争的结局确立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地位。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获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特权,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输出成为主要形式。第一,他们通过政治贷款和开办银行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第二,修建铁路的权利、开采矿藏的权利和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权利受到了争夺。帝国主义通过掠夺和控制中国经济,操纵中国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走向半殖民地状态。第二,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甲午战争的客观刺激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比战前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其次,甲午战争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情绪,同时促使清政府调整民族企业政策,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三,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愈演愈烈。“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各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的民族运动向上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第二,民族资产阶级上层领导的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开端。甲午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唤起了下层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也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自觉担负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的双重任务,推动了中国民族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反映了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启示。《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刺激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也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初步形成。

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三十年“自强”“求富”的西化,改变的只是经济制度,而不是政治制度。

这场运动的失败是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重大挫折。

1894 ~ 1895的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被“一二·萧艺”打败的严峻现实,以及土地补偿的巨大创伤和深重痛苦,给了中国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撼。于是,现代化的新陈代谢进程骤然加速,各种权力集团上演了一系列短暂而壮烈的悲剧。洋务运动告一段落,维新运动言之过早。顽固派的成功和反洋反洋运动的高涨,使中国在本世纪初几乎亡国。暂时现代化的未来变得更加坎坷。如果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么甲午战争则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评价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重新评价战后中国的历史进程,并试图从中总结教训,应用于世界。第一,洋务运动的结束

甲午战争对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的总考,结果表明“自强”和“求富”的目标远未达到。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如何深化?战争刚一结束,《马关条约》上的墨迹未干,光绪皇帝就向中外宣布:“此后,我将上下而行,但我将奋发图强,革除积弊已久,尽力在练兵加薪两端研究求索,详拟推进改革之策。不要懒惰,不要虚荣,不要高瞻远瞩,不要因循旧习,凡事检点以求自强我对中外大臣寄予厚望!”转引自齐《甲午战争史》,第487页,人民出版社1990。洋务派后起之秀张之洞一口气提出了九条建议:急练陆军,急练海军,急修铁路,另设枪厂,广开学堂,快谈生意,重实业,重政治,。“呼吁修复储存材料折叠”,见张文祥全集,第37卷,纪念37。从以上可以看出,战后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都有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

但是,甲午战争后的历史上,洋务运动还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改革潮流的兴起说明时代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次,洋务派开始分裂对立,难以形成独立力量;最后,洋务活动需要国家大量投入,战后清政府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争后,除了训练,其他洋务活动的步伐突然慢了下来。总之,洋务活动虽然没有完全停止,但已经不是“运动”了。

洋务运动的结束,一般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正常部分。笔者不同意。因为这不是自身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突然被打败的结果。这必然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1)战后李鸿章一蹶不振,洋务派分化对立,使中国的现代化失去了来自实权阶级的推动力。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虽然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但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群起议论,指责他“所有中国人都可以杀他”。

var script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script . src = '/resource/baichuan/ns . 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脚本);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甲午战争第4卷第71页。他的《终身事业,扫地》和吴用的《庚子Xi守丛谈》第10卷,第128 ~ 130页。》不久,朝廷为了削权,把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位置上调到内阁处理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转而自保。洋务派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发起“自强”的恭亲王?然后就变成了顽固派,变成了现代化深化的阻力。张之洞虽有野心,却孤立无援。再加上他在平战时反对割让土地,骄横寡居,已经和李鸿章成为水火不相容。可见洋务派此时很难形成团结的政治力量。

洋务派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改革力量。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使洋务运动得以突破重重障碍,发展壮大。虽然洋务运动是片面的,以维护清朝为目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民营企业的建立,近代教育的开办。清朝封建政权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洋务派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早期的维新思想家成长起来,王韬、薛福成、郑、马建忠等人与洋务派有很深的渊源。康有为和孙中山也对李鸿章寄予厚望。甲午战争后,要求进一步改革的呼声不仅来自维新派,也来自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洋务人士。李鸿章也说:“至于根本之计,当改革自强。”美国国务卿吴智勇再次被派往钦差大臣和李文忠的官方信件,卷31。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改革诉求基本一致,只是在“民权”和“房子”问题上有分歧。双方要求同存异,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但双方只交流了一会儿就分道扬镳了。主要原因是洋务派在战后影响力大减,名声扫地,维新派不屑与它联合,受其支配。没有真正权力阶层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的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的。如果维新运动得到洋务运动的支持,改革可能会变得更加温和,虽然步伐不会太大,但会是稳健的。总之,洋务派的衰落使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阻力。

(2)洋务运动的过早结束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时期,大规模舰队的编制和训练,大规模企业的建立,举世瞩目。尤其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建成后,西方称之为比强兵更令人担忧的“黄祸”。东方杂志,第7期,第66页。但甲午战争后,由于财政原因,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停止了。

战后洋务企业不仅没有发展,而且也无法保存原有的成果。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效率低下,清政府此时无力承担亏损的重担。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尽快改变计划,招商承接”民用产业。《东华续录》

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这种承包具有进步意义,但结果并不完全如此,特别是对大型钢铁和矿山企业而言。因为,首先,这是廉价出售国家资产。由于重企资金和经营条件的限制,一般工商业者不敢问津,清政府急于摆脱包袱,所以条件一再下降。比如汉阳铁厂,投资580多万两,最后被盛宣怀以6543.8+0万两承包,并授予十年免税权,产品专有权等等。孙玉堂《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丛书1(下册),第828-836页。再比如贵州清溪铁厂,国家投资30多万,结果被道士陈鸣远承包了3万。不仅效益差的企业被清政府视为负担,效益好的企业如开平煤矿也被清政府倒掉,由不识字的酒精宫仆张仪承包。其次,以上承包商目的不同,管理不善,以至于重工业没有得到发展。比如盛接手汉阳铁厂后,虽然享有各种特权,但工厂还是亏损,公司员工有一半是亲戚和党羽。这些人徇私舞弊,远远超过他们正式运行时。不仅公司靠借钱过活,1913年,盛宣怀向日本借了15万日元,把国内最大的钢铁厂卖给了日本人。王靖宇,《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一),第484-485页。陈鸣远承接清溪铁厂后,也经营不善。王靖宇,《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一),第536页。至于效益不错的开平煤矿,被张毅负债累累,1990后落入英国人手中。

从上面可以看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洋务运动的结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挫折。虽然西化的成果不能说完全浪费了,但现代化所依赖的基础变得更弱了。在这种形势下,年轻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