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历史人物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正统继承者,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孔子之后的“子圣”。

孟子,姓柯,名,生于(今山东省邹城市)马鞍山下伏村,故居遗址至今犹存。关于孟子的生卒,有很多推论。其中比较可信的是他生于周列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享年84岁,与《孟子》全书中的人物事迹基本一致。

孟子是鲁国贵族的后裔。他3岁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的养育。孟母的“三迁其居”、“破机教子”,使孟子从小立志学儒、学礼,“立一豇豆,任其进退”。从此,继承子思、孔子之学的“子思弟子”,成为儒家正统的代表人物。孟子怀着“仁政”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历经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他在齐国客居了几年,在梁也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和尊重。但当时“天下之事,当以连横之盟,以攻攻之策为明智”、“齐不可用”、“梁不如其言”的政治主张,并未被其他国家采纳。

孟子游说到65岁,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就像晚年的孔子,退居他乡从事教学写作,寄望未来。他和弟子公孙丑、万章一起编纂了《孟子》七篇,成为后世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仁政为王”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主张通过他所设想的新的“井田制”,使人民拥有一定的耕地——私田,同时为国家种下一部分土地,即公田,以“私养公”,使人民“养父母妻,快快乐乐地生活一辈子,不至于在艰苦的岁月里死去。”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为“人(农业)不能耽误”,“不逆农时,五谷不能打粮食。”他主张“省刑、收薄税”、“取之于民”,告诫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要有一定限度。

政治上,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他说,“被实力说服的人,不被说服。”指出使用暴力不能使人信服,只有使用“美德”才能使人“信服”。反对使用暴力治理国家,主张实行感化教育政策,强调精神统治。

重视人民的思想也是孟子“仁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失天下,必失民心。失去人民就失去了自己的心。得天下之道,得民心,得天下。得民识道,得人心,得民。”

他从历史经验中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所以他把人民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诸侯有三宝:地、民、政”,把民列为三宝之一。又说:“民为贵,国次之,君最少”,把民放在第一关键位置。他的民本思想在当时非常进步。

但孟子“仁政”论的实质只是缓和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使封建政权不被暴政所摧毁,最终达到维护和延长封建统治的目的。

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认为人天生就有“良知”和“善能”,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也是与生俱来的。在孟子看来,仁是最重要的,仁相对于义是根本,所以他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概括为“仁政”。“仁政”论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论,认为一切由天决定,要求人们按照“天命”行事。他主张“天才”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之明”,说前者是“圣人”和“大人”,后者是人民大众,后者自然受前者支配。

孟子视尧、舜、禹、唐、文、、周公为“天才”和“圣人”。孔子甚至被他奉为“超级天才”,认为历史是由这些“天才”人物创造和推动的。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历史唯心主义。

孟子一生游历国外20余年,主要从事教育事业,认为“教天下英才”是最幸福的事。虽然他的学生没有孔子多,但《孟子》中记载的有十几个,其中公孙丑和万章是他最喜欢的学生。孟子写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言简意赅,清晰犀利,振聋发聩,气势磅礴,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向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得到了儒家的真传。但在战国时期,儒家是百家争鸣的学派之一。儒家有八大流派,孟子只是其中之一。秦始皇“杀儒生,孟子尽。”西汉初年,孟子只被当作“传记”,设立了“博士”学。

唐代宗宝应二年,孟子被奉为经典。经过韩愈、王安石、朱等人的推崇和宣传,孟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封为“邹国雅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清两代的皇帝也是互相追捧,使得孟子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

孟子死后葬在邹城东北25里的四季山脚下,就是现在的孟林。县城里有寺庙,有房子。孟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