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王立群读《史记》第十八讲的文字资料。
画外音:汉武帝五十四年,用了十三个宰相,三个自杀,三个被杀。所以汉武帝在位时做官的人都知道,同伴如虎,后宫处处是陷阱。所以汉武帝在位后期,当汉武帝任命一个大臣做宰相的时候,这个大臣就伏在地上哭着磕头求饶,不愿意当宰相,仿佛当了宰相就像上了刑场一样。然而,龚是个例外。他在汉武帝在位时做了两年副丞相,后又做了四年宰相,最后八十多岁老死。那么公孙弘是靠什么当上丞相的呢?他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做到宰相到死?
龚早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也就是说出身卑微。龚是淄川人。早年,他只是一个监狱里的小狱吏,一个监狱中层的小办事员。后来他甚至因为犯罪失去了这个职位。失去工作的龚后来去放猪为生,那么这个时候的龚的官职是什么?叫猪倌,养猪的农民。然而,宫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命运。他作为一名公务员被解雇了,也没有当猪倌的兴趣。于是,终于想去读书做官了。这个时候,龚多大了?四十。四十岁时,公孙弘开始读书,读《春秋》,公孙弘读《公羊春秋》,这是西汉著名的学派。就这样,公孙弘开始走上了学问之路,公孙弘还有一条,公孙弘是当时淄川国非常有名的孝子,就是对后妈特别孝顺。汉朝的皇帝以孝治国。所有谥号的皇帝最后都有一个孝,一个孝帝,一个孝帝,一个孝帝,讲究以孝治国。宫是个孝子,这给他带来了名声和声望。所以建元元年,龚已经过完了第一次人生,也就是说这一年他已经60岁了,而这个时候,命运之神眷顾了他。今年有什么活动?这一年,汉武帝刚继位,就向全国发函,要求全国向中央推荐人才。当然,这种推荐有个名字叫举贤文学。这种良性的文学是一个标题,简称良性文学。它的全称是贤能文学,敢于直言,就是要选拔敢于为时事和国家大事出谋划策的人才,选拔一些敢于出谋划策的人。按照我们现在说的,就是通过推荐和公选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龚是当时的长子,也是当地的长子,所以第一次选到淄川时就推荐了60岁的龚。因为当时的汉朝没有60岁退休的制度,也不讲究学历,所以当选后,龚很幸运,公选后入围。而且,汉武帝马上任命他为大夫,这年公已经六十岁了。
画外音:60岁的时候,公凭借着西汉有名的孝子、名校出身,终于得到了一个进入政坛的机会,那么公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吗?他的为官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宫六十岁从医后,汉武帝派他去匈奴。结果他从匈奴回来,向汉武帝做了汇报。这个报道的内容历史上没有记载,所以我们不知道。可是这个报告一上来,梁武帝就大怒。武帝很不高兴。梁武帝为什么不喜欢他?我觉得大概有一点原因。此时龚已经六十岁了。汉武帝多大了?汉武帝十七岁。是否有代沟,我们不知道。反正就是这个报告让武帝很不高兴。公孙弘有一大特点。公孙弘看人很准。他看到皇帝不高兴,等不及皇帝开除他,就把皇帝开除了,戴上徽章辞职。辞职的原因是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这个理由很好。一位60岁的老人健康状况不佳。皇帝信任你,相信你,所以他回去了。这是公孙弘第一次做官。一旦他当了官,就很难了。元光五年,龚的第二次机会又来了。这个人应该出人头地的时候,你好像阻止不了他。龚的第二次机会又来了。是汉武帝元光五年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人才,还是求贤文学。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梁武帝对人才的渴求。此时武帝刚刚继位第六年,要选拔人才。当地的淄川县出于同样的原因再次推选龚为的长子。龚是个精明的人。第二次被当地政府选上后,他坚决拒绝了。他给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我开始做官的时候没有做好,皇帝不赏识我。其实,我猜到了龚和的心理,他渴望再去一次。只是他说不出口。其实他很想去,婉拒了。当地政府大力赞助,他终于第二次来了。这次又写了一篇,交给考官。孝官一看,把龚的文章放在了最后,排在了最后,很不满意。但是,这些文章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亲自看了。看完之后,龚从最后一名升到了第一名。当时对这个第一名有个称呼,有个专有名词叫沮授,是举手发言的手势。这个头的头名叫沮授。接着,汉武帝召见了龚,史书记载,龚这个字“相貌非常漂亮”,也就是说,龚长得非常英俊,而这个时候龚多大?因为建元元年龚当选,因为没有处理好,辞职回去了。这一次,距离他第二次来应聘已经过去了5年。建元元年十年,第一次六十岁,第二次七十岁。当然,此时的龚还不能称之为帅哥,70岁的人想叫也只能叫帅哥。但是汉武帝是一个很爱美的人。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他也非常喜欢漂亮的男人、漂亮的女人,甚至70岁的漂亮的龚。所以,美丽从来都是一种财富,只要你善于利用它,它就能给你带来机会。就这样,汉武帝选择了宫孙红。
画外音:巩60岁走上政治舞台无疑是幸运的,但更神奇的是,他在失去这个机会的70岁时,还能获得汉武帝的认可,以其英姿重新登上政治舞台。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26年,宫被任命为御医,公元前124年被提升为丞相,80岁死于丞相之位。那么公孙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为官之道有什么独到之处?
年轻人有年轻的优势,老年人有老的优势。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少例子。大器晚成者,非轻佻无经验。年轮的重叠让他们更加珍惜机会,岁月的磨砺让他们什么都懂,知识渊博,这也成为了龚的优势。所以龚做官后走得很顺利。七十岁的龚有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可以概括为:
一、公与汉武帝交往和处理政治事务的第一个特点是外儒内法。表面上是儒家的一套,骨子里却是法家的一套。我们前面讲过董胜的建议,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尊儒,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汉武帝尊儒只是当羊头,汉武帝骨子里其实是个法家。因为法家讲究独裁专制,这是最适合封建帝王的。公孙弘的经历有什么特点?龚孙红早年在监狱工作。他是监狱里的一个小职员。他深刻理解汉朝的法律。他也知道汉武帝是要尊儒术的,所以宫按法家做事,但一定要引用儒家的理论,披上儒家的外衣。据《史记》记载,宫就是这样做的,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这是公孙弘七十多岁的第一个优点,就是看透了汉武帝既要儒家的面子,又要法家的里子,汉武帝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公孙弘就是喜欢。这是第一点。
第二,龚善于观察人脸和颜色。公孙弘对付皇帝有三条路:一是自己选。宫有他自己对付汉武帝的办法。他不会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汉武帝。他会列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供皇帝选择。这叫自我选择。这样就避免了和天皇的冲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天皇。第二,考察严。这要看皇帝的脸色。受他打击最大的是汲黯。汲黯是个非常诚实坦率的人,经常和公孙弘商量事情。商量过后,他们达成了一个* * *识见汉武帝,遇到汉朝公孙弘,总让汲黯说话。汲黯是个快嘴,突突突突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宫孙红看着武帝的脸。武帝若赏识他,就多说几句。武帝不欣赏他,就多说几句。结果,宫的意见总是被武帝采纳,而汲黯总是吃亏,所以汲黯心里特别不平衡。第三,违约。公孙弘有时会和大臣们商量,达成一个* * *学问,然后去见皇帝。大臣们稀稀拉拉地说话,公孙弘面面相觑。说完,他看着武帝的眼色,又开口了。结果,大臣们吃了苦头。但这种损失可以是一次、两次或三次,大臣们会有所警觉。尤其是汲黯心里不平衡。
画外音:龚与人交往很会察言观色,善于见风使舵。时间久了,周围的大臣都看清楚了他,所以处处提防他。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汲黯尤其不喜欢公孙弘的这种风格,在汉武帝面前两次揭露公孙弘的虚伪狡诈。那么公孙弘是如何熬过这两次政治危机的呢?在公孙弘的解说中我们会看到怎样的公孙弘?
因为汲黯总是受公孙弘的气,后来汲黯生气了,两次在汉武帝面前揭发公孙弘。他第一次说各地的人都很狡猾。他总是和我们商量,然后看到皇上的意见后就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这叫不忠诚。这话是当着皇帝和很多大臣的面说的,因为汲黯是个敢说的人。此言让众大臣的目光齐刷刷地盯在公孙弘身上,武帝也是一惊。武帝听了汲黯的话,因为汲黯是一个很老实很坦白的人,突然发现身边怎么会有这么一只老狐狸,于是武帝也盯上了公孙弘,这对公孙弘来说是一次信任危机。如果回答不好,皇帝和大臣们就会失去对公孙弘的信任。龚的回答很巧妙。龚怎么说呢?他说过两句话:“知臣者忠臣,不知臣者不忠臣。”你什么意思?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不知道我忠诚,所以认为我不忠诚,就这两句。这两句话的巧妙之处在哪里?第一,它不纠缠于具体的事情。汲黯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公孙弘没有和他争论具体的事情。这是第一个非常聪明的。跳出具体,上升到理解与不理解的问题。再一个,他的辩解是汲黯不了解自己,所以对自己有误解。说这句话的时候,汉武帝觉得汲黯有点太挑剔了,鸡蛋里挑骨头,但又觉得公孙弘比较靠谱。因此,从此以后,谁要是说宫的坏话,汉武帝都不会相信。这是公孙弘面临的第一个危机。按照现代术语,这叫危机公关。在危急关头,他的公关非常成功。但是后来第二件事发生了,这个汲黯说,宫孙红是宰相,收了很多钱。但在家里,龚盖了一床布被子,而他没有用丝绸。说这个人,拿着那么多工资,装孙子,欺世盗名。这话是当着汉武帝和大臣们的面说的。当然,这句话使汉武帝再次怀疑宫了。老狐狸为什么要作秀?公孙弘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钱盖一床被子,还要装穷?因此,龚再次面临信任危机。然而,龚又一次下定了决心。听了汲黯的话后,龚立即作了检讨。他的检讨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他说我很想获得一个清白的名声。首先,我承认我真的是在作秀,但是我想为这个节目获得一个清白的名声。然后他说,但是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一个叫管仲的高官,他有三座豪宅,非常富有。他的生命超越了皇帝,但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功地统治。齐国还有一个齐景公。他手下有一个有名的大臣,名叫晏婴。颜英不管肉,妾不穿丝。他说每次吃那道肉菜,他的妃子都不穿丝衣,只穿粗布。因此,晏婴的生活与普通人无异,但晏婴也帮助齐景公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言下之意,大臣的生活,无论奢侈还是节俭,都与他对王朝的贡献无关。第三,他说汲黯是全朝最懂我的人,汲黯是大忠臣。要不是陛下汲黯,也不会听到这样的话。这是龚在危机公关中说的话。此话一出,汉武帝觉得公很善良。你为什么善良?因为汲黯揭发了他,反过来表扬了汲黯。多好啊。而且说实话,承认自己是在捞功名,但更信任公孙弘。那么公孙弘的言论有何妙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分析。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为自己辩护,而是承认自己要追名逐利。他用这种方式得到了什么效果?他让皇帝和他的大臣们相信,宫至少现在没有说谎,如果他得到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们的承认,人们对宫的指责就会大大减轻。如果此时龚想找个借口,任何借口都是很苍白无力的。他首先承认他在追求名声。还有一点,他表扬了汲黯,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他夸汲黯是什么感受?大人多,宰相肚里能撑船,造成这样的感觉。就这样,龚对名利的追求充其量只是个人爱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以至于这种信任危机一下子就化解了。
画外音:龚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博学躲过了两次政治危机,却把坏事变成了好事,重新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如果说朝臣们能以老谋深算在较量中占上风,但是后来公孙弘真的有点疯了,他竟然向汉武帝发起挑战,这让汉武帝大为恼火,让朝臣们纷纷攻击公孙弘。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公孙弘这次能轻松转危为安吗?公孙弘在生活中有哪些独到之处?
汉武帝的疆域扩张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汉武帝一方面想打匈牙利,另一方面又想开拓西域,同时又想征服西南,做了很多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公向皇帝建议不建朔方郡,公不赞成建朔方郡,这当然与汉武帝的意见不符。汉武帝派他的一个臣子写了一篇文章,问了十个问题,向宫挑战。这就是“十难”。按公孙弘的天赋,十难书中他一个也答不出来吧?但是公孙弘一个都没有回答。而是承认自己无知,向皇帝认罪。那他为什么不和汉武帝手下写十难书的人公开辩论呢?因为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实行内外朝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因为我们前面说了,汉武帝以前的宰相权力很大,汉武帝想削弱相对的权力,于是召集了一批人和他商量,把原来的宰相从决策者变成了执行者。也就是说,汉武帝不和宰相讨论重大问题,而是和他提拔的这些人讨论国家大事。这就是内外朝的制度,而写十难经的恰恰是内朝的大臣。宫孙红不想与内朝的礼仪有直接的冲突。他知道内廷重臣是汉武帝最信任的人,所以宫是一个很好的妥协者。妥协是一项伟大的技能。妥协往往是取胜的法宝,妥协往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不懂得妥协,不懂得必要的妥协,追求完美,追求最好,放弃次好,其实是人生的一大错误。龚是一个懂得妥协的人。当他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时,他就退一步,开阔眼界。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就是不要一边打匈牙利,一边发展西南,要集中力量做一件事。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被汉武帝采纳。所以,他懂得知难而退,非常了不起。更有甚者,他不答这十难书,是因为不想和汉武帝发生正面冲突。公孙弘的所有做法都遵循一个观点,即与汉武帝没有直接冲突。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结果“皇帝以为谦让越来越厚,就以弘为丞相,封平金侯。”因为公的这一系列做法,汉武帝觉得公为人谦和,但更看重他,立他为丞相,后封侯。汉朝一贯的做法是先封侯,再从侯中选拔人才做宰相。龚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先例。它叫什么名字?先做丞相,再封侯。可见公孙弘一生独一无二。
画外音:宫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巧舌如簧的口才,最终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我们越来越觉得姜还是老的辣。然而,由于他的背信弃义,龚得罪了许多人,树立了许多政敌。而且,作为一个首相,只有口惠而实不至才能给他带来暂时的成功。毕竟人家还是要看他有什么成绩的。那么公孙弘是不是不得人心的宰相呢?除了能言善辩,他做过什么实事吗?
宫孙红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叫三才师洋。作为宰相,宫有那么多的俸禄和一床布被,那么他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呢?有没有留给后人?不。龚的钱有两个用途:一是帮助老朋友。就是他救了一些老朋友,叫老朋友,所以家里一点钱都没有了,而龚死后,家里也没有了钱,所以这个人很聪明。再多一点,给客人准备。龚家有很多人和客人,这也是他的钱。他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一方面,我帮助了一些老朋友,另一方面,我培养了一大批客户,他们都对龚有很好的评价。这就造成了宫很吃香的局面。然而,当我们阅读历史记录,特别是侯在的传记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对龚不满,对他的狡猾非常不满。然而,我们很难评价龚是好是坏。这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人。比如,他花钱给老朋友施舍,支持客人。而且汉朝朝廷中间险恶的政治环境,比如他和汲黯的对抗,险恶的政治风险,他到底有多失性情,我们很难去揣测和估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既然龚两次当选并且都当选了,这个人决不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他一定是个有才华的人。他不是一个不做事的人,而龚也确实做了几件值得肯定的事情。首先,他阻止了汉武帝在匈奴和西南地区开辟边疆。他主张先集中力量对付匈奴,应该说是好事。另一方面,虽然龚进入学校很晚,40岁才开始上学,但他在汉代也是一位大学者。我们说过,董仲舒作为汉代大儒,率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六经。但董仲舒很快被任命为胶西国的国家大臣,不再在中央任职,所以董仲舒只是提出了一个尊儒的大方向,实际上是由龚执行的。公孙弘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在全国各地挑选了一些人做博士生。当然,一开始选了50个学生。这种方法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到东汉末年,博士的弟子数量迅速增加,大大推进了儒学具体化的步伐。所以历史上公孙弘不是什么都不做的人,而是有所作为的。但我们回顾公孙弘的宰相生涯,他经历了汲黯两次打他的闷棍,他巧妙的藏起了两根棍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公孙弘的危机公关法,值得深思。与此同时,公孙弘也极力推崇汲黯为大忠臣。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孙弘应该是个很大度的人。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公孙弘是坦荡的人吗?请看下一集《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