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经济社会是如何发展的?
古代山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进步和发展,直接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为隋唐封建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本、最基础的产业。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兴衰。隋朝和初唐实行均田制和调租制,大规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公平赋税,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灌溉面积扩大,抗旱能力增强: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和普及,使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隋文帝时期,封建国家的中外仓都是过剩的,包括西京的太仓、化州的永丰仓、陕西的太原仓,里面储存的石头就有几千万颗。长安、洛阳、太原的宝藏也有数千万件布帛。这些加上其他地方的储备,够隋朝统治者用五六十年。从唐朝到玄宗,老百姓家里储存的粮食大部分可以吃好几年。到天宝八年(749),政府储存的粮食约为6543.8亿石。当时粮食价格跌至历史最低价,并长期保持稳定。但“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和租佃调节制逐渐被废弃,北方大部分地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人口萧条,农业生产下降。南方的农业生产,由于人力和技术的长期积累和发展,保持了向上发展的势头,支撑了唐朝中后期的逐渐衰败。
随着农业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在隋朝,私人和政府经营的手工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丝织业中,蜀郡(今四川)丝绸织锦的精美雕刻为世人所称道,张羽(今江西南昌)生产的鸡鸣布也颇受消费者喜爱。在瓷器行业,当时已经出现了白瓷,可以制作玻璃,技术相当熟练;造船业空前发达。它可以制造一艘高45英尺、长200英尺的四层楼“龙舟”。唐代手工业的规模和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纺织业是唐代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初唐时期,丝织、麻纺、棉纺织的品种和产量都十分可观,成为全国租庸调的主要对象。唐朝后期,南方的丝绸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丝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甚至超过了以前的生产水平。采矿业,尤其是铁、铜、锡等采矿业,在整个唐代都保持着繁荣的状态,银矿冶炼在晚唐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在瓷器的制作上,开始使用越州玉冰、兴州银雪、釉下彩等技法,三彩陶俑为后人所称道。由于技术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瓷器开始在民间广泛使用。造纸术更加发达。宜州(今四川成都)的麻纸,亳州(今山西永济)的薄白纸,扬州的六合文具都享有盛誉:墨、砚、笔的生产,也出现了许多名品。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贸易变得比以往更加活跃。隋开帝元年(581),隋朝统一货币,铸造五铢,解决了周齐以来货币重量不均的问题,方便了货物流通。大运河开凿后,商务旅行不断,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洛阳成为国内外商旅人士聚集的地方;丹阳(今南京)、蜀郡(今成都)、江都(今扬州)、京口(今镇江)等城市也商业繁荣。唐初,一些地方政治军事中心和水陆交通要塞逐渐成为较大的商业城市。晚唐的商业比初唐更发达。长安、洛阳虽毁于战火,但很快恢复了繁荣。在扬州、益州、洪州、苏州、杭州、泉州、明州等城市,商贸活动蓬勃发展。扬州、汴州(今开封)、长安也有“夜市”。水陆交通要道或渡口等地,涌现出许多正规集市,俗称“草市”。在交易频繁的情况下,大城市都有专柜。商家将钱存入柜台,柜台根据商家出具的凭证代为支付,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后来由于钱币短缺,商人们把钱交给当地的战区、军事使节或富人,取得券,凭券返回当地领取,称为“飞钱”或“方便兑换”,类似于今天的“支票”。
随着经济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城市的建设和运河的开通。
长安作为隋唐都城,在前一代建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隋开帝第二年(582年),大兴城(长安城)动工兴建,历时50余年,直至唐永徽五年(654年)郭城建成。唐代长安城周围70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是今天Xi安老城(明代建筑)的10倍,比现在的北京老城还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整个城市的布局整洁美观。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是皇宫区,皇城是中央政府办公区,外郭成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守卫皇城和宫城。是百姓和官员的居住区,也是工商业区。在外国城,有108个广场,由11条南北向街道和14条东西向街道划分。郭城有65,438+000多座寺院,其中以济安寺最为著名。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卷轴放在唐高宗时建造的大雁塔就在慈恩寺,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纪念碑。
杨迪认为洛阳“水陆相连,朝贡等”,即水陆交通便利,各地到洛阳的距离相等。以此为中心,控制全国最方便。仁寿四年(604),洛阳奉命建为京都。第二年,宰相苏阳和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设计建造了罗阳,每月招募200万人建造,耗时10个月完成。新洛阳城修好后,杨迪把洛阳城的居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富商大家迁到这里居住,使之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据点。虽然当时的首都仍然是长安,但杨迪住在洛阳,洛阳成为政治、军事和粮食运输的中心。直到唐朝,洛阳仍然是东方的首都。
杨迪在修建中国东部都城洛阳的同时,利用天然河流和古老河道,修建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以方便漕运和军事运输。大运河(包括隋文帝四年于开通的大兴城至潼关300里的广通运河)建成后,全长5000多里,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运河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适应了当时及以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促进了流域沿线的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和统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必然与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相关,并与经济繁荣一起构成了隋唐时期经济社会的整体文明与进步。
在这个古风时期的科技领域,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在天文历法计算方面,王孝通的《吉谷舒静》第一次用解三次方程的方法解决了一些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李等人在初唐批注了65,438+00种算术经典,成为唐代规定的算术教学用书。唐玄宗年间,高僧一行完成了《大衍历》,正确地把握了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他还与梁灵赞合作,创造了可以直接测量黄道坐标的黄道仪,并制作了随漏水转动的泥青铜仪器,这就是后来天文钟的前身。在医学方面,隋朝晁等人的《病因论》、隋初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方》、唐玄宗王韬的《外台秘方》、唐高宗等人修订的《唐本草》将这一时期的医学推向了一个高峰。在建筑技术上,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隋代建筑师宇文恺、高隆义,唐代建筑师严立德设计的长安城,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发明于隋末唐初的雕版印刷,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术。
在文艺领域,更是巅峰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主要代表的诗歌创作将这种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创作,一扫六朝以来柔美、浮华、刻板的文风,为中国古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以及随着佛经翻译和佛教传播而出现的俗语、杂文,也为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奇观,为后世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艺术领域,石窟寺中造像,墓前石雕。墓葬中的俑是雕塑艺术的主要类型,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太原天龙山、四川大足北山的石窟雕塑,唐太宗昭陵刘军的浮雕,以及唐代的彩陶俑,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严立德、严兄弟的人物故事画,吴道子的佛道画,张璇、的仕女画,詹子谦、的山水画。卞瑛的花鸟画,以及韩混、戴嵩、曹霸、韩干的牛马画,将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欧阳询、于世南、颜真卿、刘公权、孙、张旭、怀素等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至今为世人所称道。隋唐宫廷乐舞是在汉族传统乐舞的基础上,借鉴边疆民族和周边国家乐舞的精华而形成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美,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和周边地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哲学、宗教等思想学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宗教方面,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从南北朝到隋唐开始出现教派。隋唐时期的主要教派有天台宗、法香宗、华严宗和禅宗,各教派的教义异同不同。涨跌不定。隋唐统治者倡导,佛教广为传播,寺庙众多,僧尼众多。虽然唐武宗下令灭绝佛教,但它很快就兴盛起来,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形式。道教在唐朝也很盛行,很多著名的道士都受到皇帝的青睐。但由于道教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其影响没有佛教那么广泛。西方祆教(又称祆教或祆教)、景教(基督教的另一个分支)、摩尼教(又称祆教)、伊斯兰教等。随着这一时期西方交通的发展,陆续传入中国。在哲学上,初唐的傅仪、吕才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抨击宗教迷信。后来,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从不同角度批驳了传统儒家的唯心主义和人性论,试图正确解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宣传无神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具有时代进步意义。在学术上,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历史和地理。隋文帝时,下令禁止私纂国史,不许隐瞒民情。唐太宗设立史馆,编纂前代和现朝的历史,并让宰相监督修改,使官方修改历史和宰相监督定制化;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批评和理论著作。唐玄宗编纂的《唐六典》和唐德宗杜佑编纂的《通典》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各种法规,开创了史学编纂的新形式和新风格。在唐宪宗,由宰相李继孚所著的《元和县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通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范绰在唐懿宗时,收集了有关云南的史料,撰写了《舒曼》,这是今天研究云南兄弟历史最珍贵的文献。在唐德宗,宰相贾丹制作了一幅长三尺、宽三尺的中外民族海图。地图上的每一英寸代表实际的65,438+000英里。此图虽已失传,但伪齐福昌七年(1137)还原为华和图,刻在石头上。现存安碑林,华所绘中国山川、地势平坦的轮廓,与今天的地图大致相似,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