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历史典故
时间:春秋时期(不是战国时期)地点:鲁国人:孔子和子贡。
事件:子贡赎人:吕春秋查薇。
之后:
当时鲁王下令,在外国为奴的公民,可以花钱赎回,交由朝廷报销。
子贡找了一个法鲁国的奴隶,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却没有去官府报销。子曰:“端木词,这是你的错。从今以后,鲁国人民不再赎回沦为奴隶的同胞。”我给你报销,那我的人品就要被质疑了;不报销,那以后就没人赎回了。
民众对赎不赎心存疑虑,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将无法回国,国策将毁于一旦。这里强调了“法”的重要性。
原文如下:
按照鲁国的法律,鲁国的人民是诸侯的奴仆,能赎他们的人就从官府拿钱。子贡从诸侯手中赎回鲁国人,让他们来,不带走他们的钱。子曰:“是失。从此鲁人不赎他人。”取其金,不害行;如果你不拿走黄金,你就不会被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