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宋元时期,中韩文化交流有哪些?

出生于开城航海世家的王坚,于918年取代弓氏家族,成为高丽王朝第一代君主。新罗于935年向朝鲜投降,后百济于936年投降。自此,三国分离局面结束,朝鲜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

当高丽王朝建立时,是在中国大陆的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五代十国是唐末割据政权的延续和发展(中唐时期,我们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使节,负责当地军政,后来其权力逐渐扩大,掌管民政和财政,形成军事割据,经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称为藩镇),混乱的局面有利于朝鲜向北扩张。王建派王世连越过新罗北界,占领了“蛮夷(古代中国东北的人民)游猎”的平壤。契丹(古代氏族名称。唐朝末年,迭刺部首领鲍基统一了契丹及其周边民族,建立了辽朝,与五代、北宋并存,灭渤海。之后他认为朝鲜其实是三国新罗,不应该侵蚀高句丽和渤海故里。所以,从993年到1018年,他三次出兵抗美,结果积极防御朝鲜。

宋朝建立后,非常重视与朝鲜的友好往来,每一份外交文书都由文学士精心撰写,由知识渊博的人作为使节送出。在韩国,国王通常会定期去国学祭奠孔子,以此来倡导对孔子的尊重。当时,从国王到鲁巷(1ǘxiàng一条小街,从民间借来)的孩子接受的正规教育,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1134年3月,韩国仁宗国王下令将《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分发给吕巷的孩子们,进行广泛的教育。韩国历史学家金复时是这样评价仁宗的:“少才,知汉文律动,善书画(中国)。”

韩国教育家崔冲,广招青年学生,首创私塾授课方式,很像中国的孔子,因而赢得“海东孔子”的美誉。当时来这里的学生很多,崔冲就专门设立了一个“九斋”来收容这些学生。他的教学内容是《李周》等《九经》和《史记》等《三史》。除了崔冲之外,还有11人,包括辅佐官郑佩洁,先后在别处兴办私塾,与国营国子监并行,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当时这12的学生被称为“十二门徒”。

据文献记载,从五代末代皇帝朱由真(913 ~ 923)在位(907~923)到宋徽宗在位(1165438+)。1052, 1060.1061年,被朝鲜朝廷授予省校书记的张庭、庐隐、陈伟,以及后来在朝鲜为官的沈绣,都被安葬在宋朝。武士杨晨成为宋朝的一名指挥官,后来在1106年叛逃到朝鲜。叛逃到韩国的文职和军事人员一般都要通过韩国法院的审查才能被任命。

一些在高丽王朝为官的朝鲜文士为中国北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双吉就是其中之一。双吉生于五代末年的周朝(951~960),956年随封爵出使朝鲜。韩国光宗大王爱才,上表请求允许他在未来一周内留在韩国。不久,光宗委托他一项重要任务。公元958年,在双吉的建议下,朝鲜开始设置科举,双吉被任命为主持考试的大臣。此后,朝鲜定期举行科学研究,促进了文风的复兴。

从朝鲜到宋朝的文士,很多都是青年学生。公元976年,朝鲜派金杭城到宋朝,在国子监学习。1099年,宋哲宗(名赵旭,在位1085~1100)颁布法令,允许朝鲜“举其子客贡”(客贡:客役,臣服)。1115年,高丽派金端、甄、(石)、康九正、等五位学者到宋朝,他们太有学问了,当天就报告:“不质疑自己的学问,将来怎么成法?”也就是说,年轻的朝鲜留学生来到宋朝,向有成就的学者请教学术问题。金端等5人在嬴稷厅由宋徽宗亲自审判,其中4人被授予“上下”的殊荣;石泉更受青睐,被授予中国公民身份。

宋与朝鲜之间,书籍的交流也是友好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记载,宋朝皇帝经常利用使节交流的机会,向朝鲜国王赠书。这本书涉及各个领域,如文远·华英(诗集和散文集)。太平御览(参考书)、神医偏方(医书)和佛经。当然,图书的交流不仅限于官方,民间也有很多渠道。1027年,南宋人李出使朝鲜,进贡(卖给官方)多达597卷。1087年,宋商人呈上《华严经》新注。朝鲜经常以高价购买宋商人带来的珍贵书籍作为鼓励。高丽王朝也非常重视书籍的出版,许多书籍都是奉国王之命印刷的。

高丽时期的书法早期流行欧体,后期流行赵体。文宗时的刘慎,仁宗时的高僧,佛教名师,高宗时的崔玉,与新罗时的金生并称为“神四圣”。此外,金聚雄、苏宗、洪huǎn(胡米等欧洲人也经常在碑文和经书中使用欧体。在碑文和佛经的书写过程中,字体自然会发生变化,就像人们在韩版大藏经中看到的那样,是典型的“韩式”。

高丽王朝的绘画。属于北宋画风。名画有李宁的《李澄江》、《天寿寺南门》、的《海东老人》、朴子云的《两相隐退》、恭城王的《普贤骑象》、鲁的《甄妃》。天山狩猎等。李宁在高丽仁宗时(公元1122 ~ 1146)来到宋朝学习,曾奉宋徽宗之命画《高丽礼成河》,受到高度赞赏。宋徽宗命翰林等王克训向李宁学画,可见其绘画功力之高。

此外,韩国画家李启贤的《骑马过河》也值得一提。在这幅画中,五个穿着胡夫的人正骑着马穿过结冰的河。河流从画面中心向远处延伸,穿过白雪皑皑的群山;在近景的绝壁上,充分体现南宋院体画风格的《屈曲老宋》巍然屹立。以这样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五个人悠闲地骑着。画面布局工整,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对马的描绘,非同凡响。1319年(中国元朝)期间,李启贤随朝鲜忠臣王玄游历了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元朝的画家陈健儒为他画了一幅画像。这幅画现存于首尔中央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元代肖像画的重要资料。

关于宋朝和朝鲜在书画方面的交流,还有很多轶事。公元1117年,石泉等朝鲜学者回国,带回了宋徽宗的书画和给石泉等人的表扬信。因此,中国皇帝的诏令和艺术品都珍藏在皇宫里。1118年,朝鲜王朝重修安和殿,曾借使臣赴宋之机,题写宋代匾额。当听说此事后,亲自在佛寺匾额上题写“仁心殿”四个字,并命蔡京太师题写“靖国安和何殿”作为礼物送给朝鲜。后来,朝鲜向宋朝派遣了特使,上表对惠宗皇帝表示感谢。该表是由宗瑞亲自起草和撰写的。

韩国金属活字的发明也是中韩文化交流的结晶。据李悝《朝鲜东部李相国集》记载,公元1234年至1241年期间,朝鲜权臣崔允一命崔允一用金属活字印刷了50卷《古今详礼》。宋代,朝鲜在Bi A粘土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比德国和中国都要早。金属活字的使用不仅对朝鲜的文化和学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创举。

理学在元代传入韩国。1289年,高丽儒教提拔安邑跟随忠烈的王来元。当他第一次看到《朱子全集》时,喜出望外,于是全部抄下,抄下孔子、朱子等圣贤的画像,带回中国。这被认为是朱成理学传人朝鲜的开始。但在理论上,对韩国理学的普及和传播作出进一步贡献的是后来的白一正、俞莫宁(zhuō)和李启贤。白一正和李启贤是师生。两人都长期生活在元朝,与国内一些名人一起从事经学和史学研究。于卓也通过自学了解了很多理学知识。后来,李奇-仙生下了罗毅。郑梦舟、李崇仁、郑等理学家,以及纪载堉等理学家都出自郑梦舟之手。理学在韩国的传播对韩国的学术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北朝时,新罗高僧玄光从南岳惠斯(公元514 ~ 577年)来华学习天台宗教义,回国后未能传播此宗。直到11世纪后期,朝鲜高僧田义仁松才开始研究天台宗,回国后才在朝鲜广泛传播。

倚天禅师大觉原是高丽王朝的王子,俗名王绪(x化身)。11岁出家,13岁出家。成年后,他请求允许向宋朝求法,但由于航海的风险和一些人的反对,他未能如愿。1085初夏,不得不与弟子守杰等人乘宋商船微服出洋。他先到了中国山东密州板桥,然后到了汴京(宋朝的首都,现在的开封)。逸天接到哲宗的圣旨后,开始在国内游历,向全国各地的名僧问路。1086年,倚天回到朝鲜,成为王兴寺的住持。其间,他培养弟子,在寺内设监,出版了从宋、辽、日购买的佛经篇章,以及中国收藏的各种古代佛经,共计四千七百四十余卷。

自宋回国后,益田仍与杭州的银辉教育学院保持联系。田义曾“用绿纸金书译《华严经》三百册”,经阁筹备经费由商船委托银辉教育学院。因此,银辉教育学院也被称为“高丽学院”。1089年,银辉教育学院行者阎显赴韩,在金水宣告了日比多的沉寂,井带来了法师的真影和遗物。倚天派弟子寿杰等人到杭州祭奠,并带了两座金塔,为宋朝皇帝和康宁太后祈福。可惜由于国内排佛论的兴起,此举受阻,金塔归还朝鲜,倚天派弟子被宋朝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