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历史

徐达(1332 ~ 1385)是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周豪李中(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有野心。元十三年(1353),徐达加入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转投朱元璋麾下。出自滁州(今安徽)、河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位列将军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处渡江,采石,到太平(今当涂),俘获那霸千户。继率大军,取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柯基庆(今南京)起兵,命带将军取镇江,号令苏明,授怀兴义将军元帅。十七年,率军攻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沪周首领张士诚西进。次年,留居应天(今南京),升为国将,知枢密院事。20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攻打池州(今安徽贵池),中翼总司令徐达、常遇春埋伏在九华山脚下,活捉陈余。又从朱元璋应城下设伏,击溃陈友谅军,俘虏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先领兵,逼陈友谅退出武昌,追到汉阳,升任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安丰(今安徽寿县)援,击败张士诚部陆贞,迁庐州(今合肥)助洪都(今南昌)。鄱阳湖之战,他一马当先,大败陈友谅军前锋,阵亡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左出。重新领兵至柯庐州,随后出兵至柯江陵(今湖北荆沙)、郴州(今湖南沅陵),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后,他率师东进,遵循朱元璋先攻克淮东,后占领浙西,再破平江(今江苏苏州),攻打张士诚、泰州。次年,科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被通报淮东。同年八月,率大将水兵二十万,从太湖入湖州(今浙江),数次击败张士诚军,迫使守军李伯生、张天其等投降入城。11月,调兵北上包围平江,并宣布军纪,禁止劫掠人民财物。二十七年九月,率兵破城,生擒张士诚。老师也,信国公。10月,徐达奉命率25万大军北伐元军,取得连战全胜,迫使元济南守将多尔衮投降,占领山东。明朝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为了收编降元,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带走左君璧、朱昌。继在塔尔湾(今偃师境内)大败五万元兵,逼王阿鲁文降城,豫平。旋转军取潼关,取化州(今陕西滑县)西。五月,朱元璋到汴梁督战时,邀其乘势直取杜源。闰七月,北迁,连克卫辉(今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在临清(今山东),大军沿运河北上,在河西(今河北武清西北)大败元军,攻破通州(今北京通县),逼得元顺帝不得不北上。八月初二,巡抚柯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夺取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今山西沁阳)等地的胜利。当听说帖木儿要从太原扩廓,率军出雁门攻北平(今属京)时,与众将领商议,采用批评康、耍花招的战术,乘虚而入,逼其扩廓,回师救援。所选士兵夜间突袭其营地,迫使扩编率为18,俘虏4万人,拿下太原,占领山西。二年,发兵入陕,逼袁投降,削袁为张丝路,夷平陕西。三年,领兵至定西(今甘肃),俘获元朝将帅八万六千余人。因为他的功绩,他授予宰相中书参军权,成为魏公侯。次年,镇守北平,训练兵马,修城,总领北军。五年,与李文忠、盛丰为左右副将,各率五万,骑分路征北元。由于他在中路轻敌,在凌北(今蒙古哈尔、林)被北元军伏击,损失一万余师。次年,率众将领出征,在达来诺尔海(今内蒙古)大败元军。回到北平,守卫边境。徐达一生刚毅勇敢,审慎谨慎,纪律严明,多次统一军队,转战南北,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171)。相传朱元璋怕徐达威胁朝廷,给了他一大碗烧鹅。徐达平日不吃烧鹅,因为她对烧鹅比较敏感。但是皇帝给的,就得吃。结果在眼泪的交换下,朱元璋给的烧鹅都被吃光了。之后全身溃烂死亡。还有一种说法是,徐达天生有肿瘤,吃不了鹅。朱元璋偏爱烧鹅,但徐达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把朱元璋给的烧鹅都吃了,死了。吃烧鹅不一定会死,但是皇帝给了烧鹅一个死亡的礼物。所以有人说他吃了鹅没死,所以服毒自杀了。好一个忠臣!但也有人认为第一名将徐达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认为是自然死亡。(很多书记载徐达生病后不能吃蒸鹅,但朱元璋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这种说法不太可信。这个谣言可信度挺低的,但是影响挺广泛的。据文献记载,这一谣言源于明代学者徐祯卿的笔记小说《易叶盛文》,被清代赵翼的代表作《二十二史注》误用,因而广为流传。现代学者片面相信野史,却不经考证而采纳,包括著名的明代史学家吴晗。徐达不仅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还在河州救过朱元璋的命。杀了他对朱元璋没好处,而且他低调,从不炫耀。退一步说,就算朱元璋想杀徐达,也没必要用这么笨的方法。有人可以开些毒药,然后派两个保安来解决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给蒸鹅杀徐达?徐达是明朝一位杰出的将军。他出身平民,却是军事天才。他以当兵起家,与朱元璋并肩作战,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军。他擅长指挥大型军团作战。他深谙谋略,为人宽厚,打过几十场仗。与北元第一名将王宝宝的战斗,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他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无所不能的名将,而他辉煌的军功和传奇的经历也告诉大家: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明朝那些事/view/3069.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