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有哪些?

第一,中国先秦时期的货币是北币。商代最初使用天然贝壳作为货币,其中牙贝较为常见,学名为货贝。后来由于真贝短缺,被各种仿贝代替,有贻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等。东周以后,金属币开始流行,北币逐渐失去了货币资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一统天下,货币有布钱、刀钱、钱、蚁鼻钱四种形态。早期的布币是由农具演变而来,第一种能握柄,称为“空布”,因形似铲子,又称为“铲布”。后来缩小了尺寸,铸成了平头,包括尖脚布、方脚布、圆脚布、异形布等。流通主要在三晋地区,齐、燕、赵等国铸造刀币,由实用刀转化而来,有尖头刀、齐刀、明刀、赵刀等。流通范围仅次于布币。钱是一种圆形货币,上面有一个圆孔,起源于纺车或玉环,多在秦、魏等国流通。战国晚期,秦国有方孔,燕国、齐国也有铸件。蚁鼻钱是楚国的货币,形似壳钱,一般认为是铜壳的高级形态。此外,楚国还流通金币,上面印着一个正方形,有应、陈、陆等,是中国最早的金币。

2.秦汉至隋朝货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货币。在秦朝,黄金是上层货币,铜是下层货币。铜钱圆形方孔,名为“半两”,标准重量为12铢。方孔圆币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货币。西汉初期,钱币沿用旧名,但实际重量逐渐减少。武帝即位五年(前118),开始铸五铢,因各地自由铸制,大小不一。丁原四年(前113),朝廷特别下令上林三官(均为失败者、铜鉴官、钟官)铸钱,禁止本县铸造。实行统一铸造政策后,五铢钱用完,重量合适;

第三,西汉末年王莽统治时期(公元9 ~ 23年),进行了多次货币改革,采用了刀、布、龟、贝等形式,都因无法实施而失败。东汉恢复铸造五铢,到了狄咸初平初年,董卓专权的时候,坏的五铢更甚,惨不忍睹。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南北分裂,货币流通混乱。在许多地区,谷物和丝绸被用作货币,五铢经常被用来整顿货币制度。当时铜钱开始以“文”计数,数千条为“关”。硬币的名字也变了,有了年币。

四、初唐隋朝旧钱高祖武德四年(621),弃五铢钱,铸“开元鲍彤”或念“开元宝”。每十枚重一两,计量系统改为二、钱、分、分的十进制。铜币不再使用重量名称,对中国古代称重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虽然广泛使用铜钱,但岭南使用金银,内地使用钱帛。五代十国时期,大币流行,铅、铁币也大量使用,货币流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5.元世祖中通元年(1260)发行了中通元宝的纸币,然后送往童渊宝行。前者用了很久。至元三年(1266),铸银锭上刻有“元宝”二字,元代称元宝,元代有珍宝之意。元代实行纸币流通制度,铜钱不多,包括汉字和蒙币。

六、明清货币明洪武八年(1375)发行大明鲍彤纸币,既有钱也有钞。后来因为纸币流通受阻,嘉靖年间铸造铜钱。明代官方铜钱称为“铸钱”,以区别于流通中的旧钱和现朝的私钱。明朝中期,白银上升为主要货币,货币用于小额支付。在清朝,银用于大数,钱用于小数。赚钱的正面是中文,背面是满文。清朝初期的铸钱制度比明天更加完善,铸钱量非常大。银有不同的铸造形式,重量也各不相同。大锭一般重50两,呈马蹄形,称为“元宝”、“银豹”或“马蹄银”;中锭重约10两,多为平衡锤形,锭称小锭;小元宝一般为馒头形状,重约1 ~ 5;碎银统称为“碎银”,重量一般在1以下。

七、广东在光绪十四至十五年(1888 ~ 1889)用大量机器铸造“光绪元宝”银元,重七分、二分,币面图案为盘龙,俗称“杨龙”。

8.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颁布了1914《国家货币条例》。国家货币仍为元,袁世凯头像被刻成银元,广为流通,并逐渐趋向于取代杨龙和外国银元,但银元体系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铸造孙中山头像银元,与元投币同时流通。1935 165438+10月,南京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

九、1948八月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