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后,似乎不清楚日本是否转移到德国租界。
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的结果是拒绝签署《巴黎和约》,以抗议德国在中国山东青岛租界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另一方是后来参战的英、法、日、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中国一开始保持中立,于是日军在德国租界山东青岛登陆,通过激战占领青岛。后来中国北洋政府参战,宣布没收德国在华资产,取消德国在华特权,废除与德国的一切协议,断绝外交关系。还派遣大量华工赴欧洲参加战场工程,支援同盟国——英法之间的战争,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英法承诺德国在中国的权益由中国接管,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废除德奥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甚至表示全力支持中国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主权。然而,在战争结束的巴黎和会上,日本首先质疑中国的战胜国地位,要求减少中国代表人数,并提出接管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其他列强准备拿中国的利益作为自己自私利益的筹码,北洋政府也一度准备妥协,但遭到国内民众特别是学生的强烈反对。最后,中国外交官拒绝签署和平条约,从而维护了中国的尊严。事后,中国坚持与日本就青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迫使对方最终将青岛主权归还中国,但中国也付出了代价。比如不允许中国在青岛驻军,向日本赔款,允许日本军队在吉焦铁路沿线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