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业中“中文”报纸的变迁
虽然不熟悉港版《大公报》,但《大公报》在中国新闻研究领域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民国时期,这份报纸是无可救药的“掘粪人”。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张季鸾等记者与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建立了直呼其名的密切关系,但他们仍然与政府保持着非常适当的距离,并有着“不党员、不卖、不私、不瞎”的思想。
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保皇派代表英敛之创办《大公报》。这个希望国家和清朝能够朝着渐进式改革的方向前进的清朝正红旗人,接受过西式教育。然而,在目睹革命者将皇帝赶下王位后,他心灰意冷,将报纸卖给了股东之一王志龙。后来,王永龙的一项人事任命彻底改变了这家报纸的命运。1916 10,全面接管《大公报》,并聘请曾办过该报的胡为首席撰稿人兼经理。
胡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也是一位杰出的记者。新文化运动时期,胡当政时掌管言论,大公报在光复、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对胡来说,的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笔是巴黎和会之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胡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赴巴黎采访巴黎和会,这是中国记者第一次采访国际会议。
投资者王永龙是北洋时期军阀段和安福的支持者。年复一年,北京的统治权力一直在各大军阀之间传递,希望某个政治势力被证明只是一个梦想。1923年9月,王志龙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遇难,次年安福系崩溃。不可持续的大公报6月27日停刊1925+065438+。
但胡、等人的理想并没有消失。胡找到了一个新的投资者——民国初年著名的金融人物吴鼎昌,几年后他成为南京政府的工业部部长,并请来了曾参与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的著名记者。他们三人合资成立新集公司,接手《大公报》。
辛集时期的《大公报》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个高峰。1926年9月,《大公报》第二期张继元发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会格言:“不要党,不要自私,不要出卖,不要盲目”。吴、胡、张三人也达成一定默契:资金由吴定昌一人筹措,胡、以管理、技术入股,不从任何一方集资;三个人专心办报纸,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公职。
复刊后,《大公报》的发行量起初不到2000份,1936年突破65438+万份,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1936年,随着吴鼎昌应邀在南方入阁担任工业部长,《大公报》的发展重心南下,上海版创刊。天津版和上海版也同时发行。《大公报》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报纸。从65438年到0945年,抗战结束后,上海、天津、重庆、香港四版《大公报》总发行量达20万份。
在《大公报》期间,张季鸾和其他《大公报》记者获得了最高荣誉。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张学良通电全国欢迎蒋介石入关,这两篇都是《大公报》独家刊登的。1935至1937,《大公报》连载范长江西北行通讯,公开报道中国* * *产党和红军。
这份没有政党立场的报纸在Xi事件中充分显示了它的影响力。1936 12月12当蒋介石被拘禁在Xi安时,张季鸾收到了张学良发来的一份特殊电报。张向他详细介绍了东北军的几个主张。之后,“他(张季鸾)面色阴沉,在房间里走了几圈,还是一句话不说。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编辑部最郁闷的一天。大家都肃然起敬,大家都在关注季鸾先生的行动。”《大公报》记者许回忆说。第二天,《大公报》在新闻版面的大标题刊登了“张学良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在Xi安”的消息,没有发社论,也没有表态。
6月14日和6月16日,《大公报》发表了张季鸾的个人社论《Xi安事件的余波》和《Xi安事件再论》,提出和平解决,让蒋介石平安归来,重新领导国家。
18,本报带动的舆论高潮来了,张季鸾亲笔写了一篇社论《致安军方的一封公开信》。随后,南京政府派飞机在Xi上空投下数万份载有这篇社论的《大公报》,这也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大奇观。
1941年,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最佳报纸奖”,震惊全民国报业同仁。密苏里新闻学院认为“在中国遭受国内外严重局势的漫长时期,《大公报》对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总是充实而精到,其勇敢而犀利的社论对国内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公报》自创刊以来的奋斗史,在中国新闻史上大放异彩,无与伦比。”
至此,《大公报》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报纸。此前,亚洲只有日本《朝日新闻》和《印度时报》获此殊荣。那一天,重庆新闻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
1941年,张季鸾死后,得到双方正面评价的《大公报》开始让双方紧张起来,指责他们是敌对阵营的帮凶。1943,《大公报》社论《看重庆,读中原!,对比河南灾民的悲惨境遇,斥责重庆富人的奢靡生活。这篇文章激怒了国民政府,被勒令停刊三天。而余* * *国内战时期发表的《在质》等社论,被《新华日报》批评为“对蒋介石的一点帮助”,是“法西斯帮凶”。
1949年,随着天津、上海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新政权接管了《大公报》。天津版改组为进步日报;上海版宣布报刊为人民所有;重庆版在新政权入驻9个月后的8月4日1952出版,随后重庆市委创办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
此后,进步日报与上海《大公报》合并,出版了新的《大公报》。虽然在1958中,周恩来曾在一次谈话中为其背书,“首先,大公报是爱国的;其次,是坚持抗日;第三,她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然而,1966年9月“文革”到来后,该报更名为《前进》,103天后,《前进》也宣布停刊。至此,内地没有大公报,只有港版一直存在至今。
“我去澳门的时候,遇到了何厚铧特首。他说他们是看《大公报》长大的,他的父亲何贤是在老主席费一民的指引下走上爱国道路的。《大公报》是爱国爱党人士的旗帜,他们团结在《大公报》的旗帜下。香港回归后,《大公报》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传递一线信息需求的作用。”《大公报》现任社长江在中说。
在1997之前,这样的定位不会让很多香港人感到反感,因为当时报纸立场鲜明。70年代以前,香港报纸成为众多政治势力的兵家必争之地,被香港人大致分为左、中、右三派。以《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为代表的媒体,因其亲北京立场(甚至由北京直接创办或接手)而被称为“左派报纸”。从1980到1997,左、中、右逐渐演变为“亲北京”、“亲香港”(港英政府)。
1997之前,香港《大公报》经常被查封,这段历史被《大公报》人称为与港英当局对抗的历史。除了政治任务,这份报纸还继承了民国的优良传统,成为许多记者的培训基地。比如金庸和梁羽生两位武侠小说家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们在《大公报》工作期间创作的,发表在它的专栏里。
1997之后,部分报纸开始慢慢商业化,政治倾向趋于模糊。但只有《大公报》和《文汇报》等左翼报纸的立场没有改变。
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也给《大公报》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在香港,市民对商业报纸更感兴趣。在《大公报》上,他们只能看到一些转载自新华社或类似中央党报媒体的书面报道;然而,在中国大陆,这份报纸很受政府欢迎。一些省市高官访港,必到《大公报》和《文汇报》总部。招商广告以软文的形式成堆出现在报纸头版,甚至一些招商活动也由该报承办。
行政长官、一些地方议员和高级公务员经常称赞《大公报》的信息准确。“面对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大公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处理每一条新闻。大家可以放心看,相信发布的消息是准确的、专业的。”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说。然而,香港电台(港台)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香港市民对传媒公信力的调查显示,《文汇报》和《大公报》被视为公信力得分最低。
由于香港市场的变化,香港回归以来,《大公报》在内地的办事处每年都在增加,最远的新疆也有办事处。在云南,他们设立了南亚新闻中心,河南办事处升级为中原新闻中心,福建有了西海岸新闻中心。一些地方办事处以管理为主要目标,以配合省市政府的地方发展计划。
《大公报》的特殊定位必然导致这样的结局。“像香港的党报一样说话,难免会失去一些商业广告和市场,但报纸需要广告才能生存。在内地没有发行和读者的情况下,没有商业广告,各地办事处只能配合当地政府,以维护官方招商广告为己任,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业务任务。”《大公报》驻当地办事处一位负责人说。
虽然内地相关法规禁止本地媒体记者从事发行、广告等经营活动,并规定记者未经许可不得设立网站、编制特刊,但这并不适用于香港左派报纸。官方甚至默许了这样的行为。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广告收入营业税政策的通知》指出,由于香港大公报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办事处承揽广告业务后,广告的设计、制作、印刷、发布均在香港完成, 对香港《大公报》和香港《空闻文汇报》驻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办事处取得的广告收入不征税。
目前《大公报》开始将重心向网络倾斜。祖籍浙江的企业家林选择在投资。今年6月,这个曾经以北美华人读者为主的纸质官方网站正在向新闻门户转型,并初具规模。“林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积累了很多做生意的成功经验。经有关方面批准,现在《大公报》与林先生合作共建,为百年《大公报》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在忠说。
除了大公。com,由《大公报》创办,因连载金庸武侠小说而风靡香江的《新晚报》有望复刊。据香港《香港信报》报道,该报计划将其作为免费报纸出版,最快8月出版,初期投资3亿元。据悉,《大公报》高层和投资者已与该公司接触,但表示没有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