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认为人类的生产方式有哪些?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

作为学科名称,先用民族学,后用人类学。他们曾经很合得来。有时候民族学包括人类学,有时候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有时候两者比较。在一些地区,民族学学科的名称逐渐被人类学所取代。人种学,英语人种学来源于希腊语Ethnos和ogia,意为种族研究。这个术语引自19世纪的主题。法国物理学家恩培尔在1830年拟定学科分类表时,将其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人类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M.Hundlt使用,指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与后来的人类学含义不同。1839年,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学学会在巴黎成立。该学会的纲领指出,人种学研究旨在“确定人类的要素、其身体结构、知识和道德特征、语言和历史传统”。法国人类学会成立于1859。它认为人类学研究人类生活和一切,并把人种学附加到人类学上。1845年,俄罗斯在地理学会内部成立了民族学分会,奥地利民族学学会成立于1894年,德国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史学会成立于1869年。至今,在俄罗斯、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大陆国家,人类一词用于指体质人类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体质形态;民族学研究人类社会文化。英国早在1843就在伦敦建立了民族研究所,伦敦人类学学会成立于18663。人类学只包括体质和文化的研究。1871,两所大学合并为人类学研究所,后来研究文化的部分叫社会人类学。美国于1842年成立纽约民族学学会,1879年成立华盛顿人类学学会,1901年将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部分,1902年成立美国人类学学会。其实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指的是同一个学科。当代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在回应关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争论时指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其实涵盖的范围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从对技术和事物的研究开始,进而触及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超技术的意识和政治活动;后者则是从研究社会生活开始,然后涉及到表达意识和政治活动的技术性的东西。就像同样的两本书,章节内容相同,但编排的顺序和页码不同。”我国著名学者杨坤也指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研究称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学。”(杨坤:《民族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版,第7页)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虽然是人类学,但也是在说民族学。

人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150年的历史(如果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的1859为标志,至今正好是150年),但是人类学知识的积累自古就有。古埃及人在金字塔中描绘了不同群体的形象,如埃及人、亚洲人或闪米特人、南方黑人和西方白人。西方“历史之父”、古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巨著《历史》中,生动地描述了地中海沿岸众多民族的体质特征、生活环境、语言、风俗、制度、信仰等。此外,G.J .凯撒的《高卢之战》和c .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等文献也是这一类。在中国古代,这样的文献数不胜数。在先秦时期的古代文献中,已经记载了东夷、西戎、南蛮、北地等不同民族的存在。《山海经》在外国描绘了大量身体特征各异的民族,如“通匈”、“通申”、“长臂国”、“独臂人”等。司马迁《史记》中的匈奴、西南夷、东越、南越列传,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传记的写作风格。后有《二十四史》、《吴越春秋》(东汉赵晔)、《华阳国志》(晋代昌渠)、《舒曼》(唐范初)、《在岭答外代》(宋周赴非洲)、《了解黔南》(艾青毕达)。关于外国的记载,有东晋法显的《佛国志》、唐代唐玄奘的《西域记》、宋代赵的《诸迷记》、王大元的《岛夷记》、周大官的《真蜡记》、马欢的《应雅胜记》、费信的《兴兰记》等。

18世纪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C.R .达尔文的启蒙思想;& gt生物进化论,18和19世纪的社会进化论观点等。,是19世纪人类学进化学派的文化和社会进化思想的基础。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期——进化学派(又称古典进化论学派或线性/单线进化论学派以区别于后来的新进化论学派),以一批专业的人类学家为基础,并一直以他们为主要代表,包括英国的E.B .泰勒、美国的L.H .摩根、英国的J.F .麦克伦南等人。他们认为人类同源,有相同的本质,有相同的心理,所以他们有相同的文化和相同的社会发展方式,从低级进化到高级。泰勒被称为人类学之父。他在& gt有人认为文化是进化的。摩根在& gt本文在研究婚姻家庭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的发展史,提出了社会进化的问题。在< & lt古代社会> & gt它全面地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进化思想,展示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由于固有的理论缺陷,经典进化论遭到后来许多学派的反对,直到新进化论的出现。

通信学校分为德奥通信学校和英国通信学校。前者以德国的拉采尔、弗罗贝纽斯、格雷布·奈尔、奥地利天主教神父W·施密特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的创造能力极其有限,每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中心区域产生一次,然后再传播。后者以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他们在英国的学生W.J佩里为代表。他们声称各种先进的文化因素从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尼罗河传播开来,推动了泛埃及主义。由于缺乏科学事实,这个理论后来没有被继承。

继传播学派之后的历史学派是美国历史学派,其创始人是f·博阿斯(又译鲍雅士),其他代表人物是他的学生,如A.L葛艺豪、R.H洛、e·萨皮尔、C·威斯勒、A.A戈登·魏泽等人。博阿斯主张简单地描述具体的文化和传播过程,而不进行理论概括。他的弟子公开打着反对进化论的旗号。Lowe (1920)写的《原始社会》对摩尔根的进化论进行了全盘否定和攻击。这个学派虽然也对传播学持批判态度,但基本上接受了传播学的理论。因此,学术界一般将传播学派和历史学派统称为文化-历史学派。

社会学年鉴学派起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年鉴学派,几乎与传播学学派同时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又译涂尔干)和m .莫斯。涂尔干于1896年在巴黎创立了社会学年鉴学派,因此被称为社会学年鉴学派。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莫斯指出,社会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平衡的系统,系统各要素的功能是保持系统的整合和适应。他启发了后来的功能主义,影响了整整一代欧洲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现了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B.K马林诺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这个学校不重视各族人民历史的学习,而是强调深入民族社区进行现状的全面调查,大力培养和派遣学生到各个殖民地进行田野工作。理论上,他们强调文化的作用,认为每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其用途。一个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社会生活都必须站在这个整体的立场上来考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功能主义理论在建国前对中国人类学有很大影响。

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学派分为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博厄斯的学生r·本尼迪克特和m·米德。他们认为个人的心理活动决定了文化和社会条件。先进民族优秀的心理素质创造了先进的文化模式,落后民族变态的心理素质只能创造落后的文化模式,因此后者必须借助前者改变自己落后的文化模式。这个学派虽然口头上反对基于不同物理形态的种族主义,但实际上却主张在心理学上存在着民族优劣的差异,这也是一种种族主义的观点,所以也被称为种族心理学学派。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和进化论学派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一些人类学家把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结合起来。因此出现了各种新的思潮,如联邦德国以h·马科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国以m·高德莱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美国以m·哈里斯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义和以r·墨菲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辩证法。同时也不像以前那样公开反对进化论学派了。在美国,也有一个新的学派来维护进化论。美国人类学家为摩尔根平反,甚至视他为美国民族学之父。

结构主义学派主要以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他将结构语言学的音位分析应用于民族学领域。通过分析自然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推导出社会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英国学者E.R. Leach也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之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学派的影响力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落。

新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民族学家L.A怀特和J.H斯图尔特。他们为摩尔根等人的进化论辩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如怀特的宇宙进化论和能量论,斯图尔特的多线进化论等。他们的弟子E.R. Service和M. Sahlins致力于综合他们的进化理论,认为“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是人类进化的不同方面。他们完善了进化论。

文化相对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M.J赫斯科维兹。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自己的民族和时代,就失去了任何意义。任何特定文化的一切现象都是孤立的,不重复的,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无法比较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的* * *共同点,更谈不上有法律的* *。所有民族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

新心理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发起的小规模心理人类学复兴运动的产物,代表人物有j·怀汀、I·l·蔡尔德、r·a·莱文等人。他们在旧心理学派对文化和人格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提出了所谓的“认知人类学”。这个学派目前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