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字》中的刘备形象分析

一、明君枭雄,一人有两面。

历史上,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站在一起的世界英雄,是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被誉为“贤王”和“枭雄”。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的行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重要的两个期待:一是仁爱为民,济世情怀;二是尊贤有礼,明哲保身。关于这两个方面,史书记载了很多。

就“仁爱民”而言,刘备大半辈子四处奔波,屡遭挫折,对人民仁慈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宽以待人,与那些骄横跋扈、杀人不眨眼的军阀不同,从而赢得民心。《三国志·舒舒传》记载刘备领平原相时,郡民刘平不服,派刺客行刺。它是如此受欢迎。裴松之引用的《魏书》补充说:“那是一个人民饥饿的时代,有一场收集钞票的骚乱。准备对外答辩很难,不如学者的会同桌,同筐吃饭。没有简单的选择。”因此,“多有回报。“他在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越来越多的荆州英雄物归原主”。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荆州,恰逢刘表去世。刚刚继位的小儿子刘聪不战而降。这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聪,夺取荆州,他却回答说:“我不忍。”从樊城南撤时,“刘聪、荆州人多归祖。比当阳十几万人,几千辆车,一天十几里。”有人劝他早日弃民保江陵,他断然拒绝:“以民为本是发展经济的关键。现在人家是我的了,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在这个安全的时刻,历代开国君主中,即使人民有生命危险,也拒绝抛弃人民的,是很少见的。朱培引用东晋历史学家的话说:“虽然我已故的主人处于危险之中,但他的信仰越来越明确,当他被迫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他没有迷失方向。追求静生的关怀,你会感受到三军;爱去义的,愿与对方同归于尽。那些看着自己爱上事物的原因的人,不过是在问关于寒冷的问题。最终帮助伟大的事业是不合适的!”这在汉五十七年的《子同治鉴》中也有引用,可见刘备的仁德已被历代史家广泛认同。

就“尊贤有礼”而言,刘备的表现尤为突出。建安十二年(207),为47岁左将军豫州牧。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的伟大英雄。他满怀诚意,亲临山寨,恭恭敬敬地请来了年仅27岁,无名无功,留下了千古美谈的诸葛亮。在隆中对采取对策时,诸葛亮称赞他“忠信四海,指挥豪杰,思圣贤如渴”,并非空话。建安十九年(214)攻陷益州后,包容荆州旧本部和益州新附,唯才是举。“每个人都在突出的位置上,尽力而为。有志之士皆劝之。”其中益州名人黄权坚决劝阻刘璋迎娶刘备入蜀。刘备攻占益州时,坚持广汉。直到刘璋投降,他才屈服,但刘备既往不咎,任命黄权为偏将军,非常信任。刘备称汉中王,率益州牧,以黄权为治;刘备称帝后,率军攻吴,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防魏。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后,黄权无力回蜀,又不愿意投降东吴,只好率兵投降魏国。掌管蜀汉的官员想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说:“你一个人承担黄权,就不是一个人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黄泉的妻子。对此,裴松之由衷称赞《三国志·舒舒·黄权传》:“汉武以虚言毁李陵之家,刘著不肯执宪司之职,留黄权之室,二主得失甚远。”《诗》说‘惟君子乐,爱尔皇后护’,其主刘也叫。“另一位名人,刘巴,荆州零陵人,与刘备的斗争时间更长:曹操南征荆州时,许多荆州士人跟随刘备退兵,刘巴却向曹操投降;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刘霸招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刘备抗衡;因为刘备及时拿下了三县,这个阴谋失败了,刘霸也回不了一份工作了。诸葛亮上书劝其归顺刘备,刘霸不肯,远远地跑到了足下,令“老夫子深恶痛绝”;后来,刘巴踮着脚尖到达了蜀国。刘璋想欢迎刘备入蜀时,多次劝阻。直到刘备拿下益州,刘霸才表示臣服。对于这个刘巴,刘备还是比较宽容的:攻打成都的时候,他下令军队说:“害了巴人,害了三族。“平定益州后,迅速任命刘巴为左将军,Xi曹禺(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Xi曹禺掌管政府官员的任命);刘备称汉中王,以刘霸为史;法正死后,刘巴被提升为秘书,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气度。尤其是他在彰武三年(223年)四月病危时,向诸葛亮吐露心声,说:“你只有曹丕十倍的才华,一定能安天下,最终成大事。继承人可以增补的,增补;如果是无能,可以自己拿。“后人可能会对这种甚至是杀心论产生怀疑,但这只是一种妄想。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皇帝生前任命大臣照顾生活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有几个皇帝愿意或敢于像刘备一样托付孤儿呢?当然,刘备并没有鼓励诸葛亮取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佐;但是,这样的包容和大度还是很少见的。还是陈寿在《祖宗传》结尾的评价比较公允:“举国上下委身于诸葛亮,却无二心,对君臣至诚,亦是古今盛世之轨。"

尊重有德有礼的人的另一面是了解他人。用人的好处,比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善任”,不必多谈;知人缺点也是一种伟大的“知人智慧”。比如马谡,“才华横溢,善于运筹帷幄”,深受诸葛亮赏识;临终之际,刘备特意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用之,可以观之!”后来,马谡虽然在诸葛亮南下时也曾有过“以心为上”的良策,但他任性妄为,失守街亭,破坏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对于魏延这样的人才,优点突出,缺点明显,刘备却扬长避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这就更有见地了,没有英明的君主是不行的。在这方面,即使是号称“知人善任”的诸葛亮,似乎也略逊一筹。

作为“猛将”,史书记载甚多。所谓“猛”,就是“一个勇猛豪迈的人。”刘备出身于久违的皇族,家境贫寒。他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世(曹操作为“肥宦而丑”,没有袁绍的家世显赫,但他的父亲曹嵩是秋的臣子,秋有权有势,所以曹操很早就步入仕途),也没有孙权那样从父亲和哥哥那里继承的大片地盘,几乎是白手起家。事实上,“枭雄”恰恰是刘备的一大特点,成为当时很多人的评价。比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刚去世,鲁肃就建议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所以他称刘备为“天下枭雄”。建安十四年(209),刘备进京见孙权,周瑜上书孙权,也称刘备为“枭雄”,主张将其拘于吴。次年,周瑜去世,临终前给孙权写信,又称“刘备住宿如养虎”。这种勇猛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冒险精神。刘备从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经常铤而走险,不避艰难险阻。早年小夜曲弱,年少。难免会“战功”和“计功”。赤壁之战,面对生死存亡的机遇,他“坚守字里行间,保持清醒,励精图治破魏”也就不足为奇了。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他已经59岁了,军队众多。但在箭如雨下之时,他依然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体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彭阳在背后抱怨的时候,叫他“老哥”(犹太话里的“老兵”),就体现了这个特点。第二是机器变革的力量。建安元年(196),战败投奔他的吕布乘势与袁术夹击徐州。他失去了立足之地,只好与吕布讲和,定居小沛。建安三年(198),吕布被俘被杀后,跟随曹操来到许都,可谓暂居。建安四年(199),我们和曹操谈英雄,用雷霆之力掩盖我们的震撼,可谓即兴之作。然后以拦截袁术为名,离开许都,摆脱曹操的控制。可以说他是见机行事。这一切都可以从它的机变动力中看出。第三是毅力。汉末刘备屡败屡战,有时甚至惨败;但他从未灰心,而是被打败了没有气馁,坚持下来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经常转危为安,最终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三足鼎立之一。第四,在某些时候,某种程度上,霸凌。最典型的就是张裕被杀。张裕最初从事的是刘章。刘备去蜀国见刘璋的时候,曾经嘲讽过张羽。因为刘备不需要,于称之为“君”(“露啄君”之音)。刘备对他的无礼很生气。后来,张羽私下对人说:“主公有所得。九年后,必失于阴与毛之间。”这确实是大忌,刘备下令以“漏字”处罚。诸葛亮问张羽为什么要处死,刘备回答说:“方兰生只好锄。”这有点说不过去。这种霸道的行为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人看到刘备终究无法避免封建君主固有的专制。

纵观历史,几乎所有在乱世崛起,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君王,都有些狂妄自大。从汉高祖刘邦到唐太宗李世民,从宋太祖赵匡胤到明太祖朱元璋,都堪称枭雄。在封建时代,精干和贤明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往往是同一个君主的不同侧面。这一点从公认的明太宗身上难道看不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