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于2012年3月9日正式成立,为上海交通大学直属二级单位。该研究所现设有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和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的牵头单位,该院还整合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造船史、建筑史、海洋史)、历史系(疾病史、灾害史)、农学院(农业史)、医学院(医学史、生命科学史)、物理与天文系(物理学史),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出版社等相关院系。

概况: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系,成立于1999年3月9日。是国内高校第一个科学史和哲学系。该系的建立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继13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史的制度化建设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和科学哲学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天文学史、物理学史、计量史、数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传播等学科领域拥有雄厚的学术积累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队伍:经过17年的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和科学哲学学科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学院仅有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海外名校博士教师1人。

学术研究:近五年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中国科协1重大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经费400余万元。目前学院所有教师均分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他在国内外科学史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和30多部著作。

研究所强调学术导向,在天文学史、物理计量史、数学史等科技史传统研究方向上实力雄厚。很多人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项目支持,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一直执行高学术标准,保持在这些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该研究所在古代中外科学文化交流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启动、蒋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为该校第一个获得滚动资助的项目。计量史研究也是该学科一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2015管增健主持的《中国计量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其《中国计量史》(德文版)是交大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翻译项目。

本学科还特别注重学术成果的系统化,通过出版专著使学术成果服务于相关学科和公众,其中2012-2015出版专著40余种。如以蒋为主编,牛、董玉玉为副主编的《中华大典天文学》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并为相关学科利用古代天文史料提供了便利;关增健和赫曼合著的《考公基——译介》以中、英、德三种语言出版,使现代读者乃至外国读者正确把握这一先秦文献成为可能。蒋的五卷本《中国科技通史》是国内学者最新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通史。该书一出版,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学科方向:目前,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重点发展五个学科:

1.天文学史方向:曾致力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社会研究、中西天文学交流与比较、天文学史年表、佛教天文学等。,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蒋教授的《天学真源》被视为国内科学史著作中外国史方向的经典之作。

二、物理计量史方向:致力于中国物理学史、计量史和中国当代科学史的研究,成绩突出。带头人关增建教授是前两个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中国古代物理学思想的探索》、《计量史》、《中国近代计量史草案》都是他所在领域的首创,计量史的理论框架和论证成果都来源于这个方向。该方向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家质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三、数学史方向:主要致力于探讨中国古典数学的理论与特点,在古典数学天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化、东西方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带头人季志刚教授在该领域享有盛誉。2015当选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

四。环境与灾害史方向(与我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共建):主要致力于中国历史环境变迁、灾害与传统社会的研究,考察了历史气候变迁、海洋环境、生态意识、环境保护与传统社会、疾病与流行病、灾害与区域社会。学科带头人陈教授一直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在历史气候变化、传统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灾害史料的参数化与精确化处理、流域灾害与社会变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历史系李宇尚教授是东亚海洋环境史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其博士论文《疾病史》入选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近年来在海洋生物史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动词 (verb的缩写)科学社会学方向:主要致力于科学社会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科技伦理与工程伦理的研究。李霞教授对科技同构的起源、规模和边界约束的分析,以及对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同和鄙视机制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学位项目和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学科致力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科技史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目前,该学科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前,设立两个学科的物理学史博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和培养科技史博士研究生),科技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16和15,已有40多名硕士和30名博士毕业。这些毕业生已成为多所高校科研、教学单位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业务骨干,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一些毕业生在政府有关部门担任重要的科技决策和管理工作,一些毕业生在新闻和出版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其中一位是交大出版社社长,获得出版界最高奖“韬奋奖”。本学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贯彻培养科技史高端人才的方针,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以该学科为核心,建立以科学与文化融合为特色的本科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以科技史为核心的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教材《科学史十五讲》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科学史系教授录制的科技史教学视频,用于上海干部网上培训。科技史课程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达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国际合作:研究所一贯重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与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中心、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史研究中心、悉尼大学科学史系、布朗大学埃及与亚述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在人员互访、学术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65438《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系与悉尼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系学术合作与交流框架协议》正式签署,2015 65438。他主持过多次国际会议,并与日本计量史学会联手,在连续三届科学史国际会议上设立计量史分会场,进行专题讨论。中国科学史系列国际会议多次设立分会场开展专题研讨,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社会影响和服务: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学科依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建立了高校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探索了中国高校建立中国科技史学科的道路,在学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注重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支撑,推进面向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通过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董浩云船舶历史博物馆等平台传播科技史知识。通过出版“我们的科学文化”系列向公众传播科学和文化思想。与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计量文化研究中心”,为社会提供计量科学服务。该学科对“在土”这一古老概念的研究,成为河南省“在世界”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学术支撑。与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合作,为徐光启纪念馆展览提供历史文献和学术支持。

通过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成立了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和科技政策咨询与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在重要报刊发表科技政策评论,为国家和地方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主持了第10届东亚科学史国际会议、全球化视野下的科学史国际研讨会、科学史系夏季至日国际研讨会、东亚数学史国际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研讨会、金基金会第八届东亚科技史研讨会。在科学史国际会议上举办一系列测量史分会场。我院研究生举办的科学技术史论坛已举办十余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史研究生论坛。

本所专任教师担任各种重要学术兼职并履行相应职责:蒋为原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关增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副主席。季志刚,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图书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首批特聘研究员。牛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董玉玉,上海科技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很多人担任权威学术期刊的编委。

进一步建设科技史和科技哲学。充分发挥科技史已进入中国前列的优势,推动科技哲学的发展。

依托历史文化科学研究院现有的研究力量,通过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整合校内相关部门和平台的力量,联合国家和上海市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建立精英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将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文化科学研究院建设成为文理交叉学科研究的大平台, 在科研上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在教学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最终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术研究中心。

建立以科学与文化融合为特色的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拟构建由科技史、科学哲学和文化三个子模块组成的“科学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形成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系列。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国际知名的科学史和科学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与政府、媒体、出版社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科学文化等领域紧密合作,打造科学文化与科普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国内领先的科学和社会研究基地。通过与校内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和科技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成为中国科技政策的智库。

在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的同时,形成集科学史、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为一体的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的科学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