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9月5日才放防空警报?
2.我国一些城市安排在每年的某一天试鸣防空警报。测试通常持续15分钟,按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一是悼念在城市空袭中遇难的人,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
3.防空警报主要用于抢险救灾和突发事故时的灾情预测和紧急通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它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拉响的警报,提醒人们注意防空。
4.报警器可分为三种:电报警器、电声报警器和手动报警器。电报警器是报警器的主要器件,将电能转化为声音的电声报警器由主机功放和扬声器组成。手动报警器是电报警器和电声报警器的补充预警设备。
扩展数据:
1.万县惨案,又称万县“九五惨案”,发生在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1926年9月5日,英帝国主义军舰炮击四川万县,炸死中国军民604人,炸伤398人,毁坏房屋千余间,造成财产损失约2000万元。
2.9月7日,1926,杨森召集万县各界人士商讨惨案善后事宜。决定将万县关山(公墓)变为“九五烈士陵园”,成立“九五”园区办公室,在园区建设“九五”图书馆(4月5日开放,1928)。1928 165438+10月15、万县商埠局决定在九五园区修建九五纪念碑。
三、一般防空警报设备设置在城市建筑物的屋顶,由军队或街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管理。
(1)提前疏散是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的疏散。在国家预测和探测到战争将要爆发的时候,在国家宣布战争状态之前,根据国家或者战区发布的动员令。
(二)紧急疏散,是指在宣布战争状态至战争爆发期间,有计划地疏散城市居民。
(3)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空袭间隔期间实施的疏散隐蔽行动。组织紧急疏散时,要统筹安排,有重点地调配和使用人防工事,并根据地形条件、人口数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组织各种保障。和统筹兼顾、重点保护的原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防空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