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外国文学史自考重点是1。古希腊和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末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公元前12世纪以前,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已经出现了奴隶国家,文化相当发达,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地理位置、特征、文化)
3.古希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和《颂》。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写,所以也被称为“荷马史诗”。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了短歌理论,以尼基为代表的其他德国学者则坚持统一论,赫尔曼提出了基本核心论。
《伊利昂》是关于特洛伊战争的。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力大将阿喀琉斯。赫克托尔,特洛伊的指挥官。
奥德修斯的主人公是奥德修斯,木马计划的策划者。这部史诗讲述了他从特罗亚回来的路上在海上流浪的故事。他的妻子佩内洛普和儿子特里马科。
4.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它从狄俄尼索斯节发展而来。狄俄尼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奉为自然之神。
5.希腊悲剧的艺术形式:戏剧的元素和合唱的抒情元素永远是悲剧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6.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并称为历史上三大悲剧诗人。
7.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云》、《蛙》、《阿哈奈人》等作品。
8.教会统治与教会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基本特征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精神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主义的支柱。1405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教会意识形态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新约是西方教会文学中最重要的,旧约是东方最重要的)。
9.人民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人民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各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如德意志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夫》,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埃达”完整地保存了北欧人民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它是欧洲文学中仅存的异教作品,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北欧神话。《萨迦》是一部散文叙事文学。
10,英雄史诗和民间歌谣: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等史诗是四大史书。其中,《罗兰之歌》最为著名。《罗宾汉歌谣》是一组歌颂罗宾汉的作品。
12.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中常见的主题。其中最著名的骑士有兰斯洛特、格莱斯、格兰德以及圣杯的保护者谢丽尔等。描述亚瑟王传奇的最著名的作家是法国诗人奇雷蒂恩·德·特罗亚。他的名著《兰斯洛特》。
13、都市文学:都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寓言诗。韵故事(又称“笑话”)是一个短小精悍的诗歌故事。作品《驴的意志》。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莱娜·福克斯传奇》。市民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法国的玫瑰传说》。法国的吕特波夫和魏勇是著名的市民诗人。
14,恩格斯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
15,但丁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大一》写的是贝亚特里齐,* * *三十一,用优美的散文把他们连在一起。《新生活》中的诗歌属于“温柔新派”诗歌流派。
16,但丁的学术著作《吃》和《论俗语》(两部都没有写完)。《俗语论》不仅是一部语言学著作,也是一部美学著作。
17,神曲原本是意大利语“神圣的喜剧”的意思。但丁只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喜剧》和《神曲》,共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但丁跟随维吉尔,先到地狱和炼狱。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成千上万的人一层一层地去了天堂。然后维吉尔突然消失了,祥云出现在天空,贝亚·特里齐出现在仙乐的声音里。圣人带他去了天堂。(两个指南)
18,意大利的人文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已经展露无遗。到14世纪下半叶,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出现了两位人文主义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19,意大利人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被历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诗集、歌曲开创了一代诗风。彼特拉克使用了大量的十四行诗。
20.乔瓦尼·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十日谈》的框架结构是研究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谭》的结果。故事的重要主题是反教会,揭露了天主教会和僧侣的腐败和虚伪。通过爱情题材反对禁欲主义和封建偏见。这部小说是用意大利语写的。
21.外国文学史上的堂吉诃德形象:一个患有“游侠妄想症”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堂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1)堂吉诃德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2)他身上有很多漫画人物。
(3)充满悲剧精神的人。
(4)人文主义的直接传播者。
22、自学外国文学史的桑乔?盘沙的形象
(1)桑丘·潘沙(Sancho Panza)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单纯劳动农民的典型。
(2)一方面,他具有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在担任“岛督”期间表现出惊人的聪明才智。
(3)另一方面,他又有封建制度下目光短浅、狭隘自私、贪图小利的弱点。为了摆脱贫困,丰衣足食,他成了骑士的侍从。
(4)桑丘·潘沙的形象反映了农民的困境和不断变化的现实的民主要求。
为什么《少年维特》是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德国作品?
歌德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中的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典型形象。他的性格是社会塑造的。他带着超然的骄傲反抗德国现实的丑恶,却总是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反抗,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它感染了全世界不同时代同病相怜的年轻人。他们不仅模仿穿蓝裤子的维克多,甚至像他一样自杀。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并构思了三部经典悲剧:
埃格蒙特,塔索伊菲革涅亚的多丽丝。
晚年:威廉。《梅斯特》(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通过讲述威廉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他道德完善的过程。
浮士德:基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博士探索生命本质的一生以诗剧的形式写成,以思想的发展为线索。
基本剧情:一个前奏(剧情正式开始),两个赌局,一生追求,五个悲剧。
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与知识的悲剧:否认脱离现实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认只迷恋情欲的爱情(玛格丽特)。
权力的追求与政治的悲剧:否定与王朝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求美的悲剧:否定用古典美改造世界的理想(华格纳,啊浮梁)
职业追求和职业悲剧:对创造和劳动的肯定,要求人们“每天探索生活和自由,然后享受自由和生活。”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性形象。
浮士德(1)是一个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立自强、执着探索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与梅菲斯特打赌,激励他再次探索;热恋的悲剧让他不再追求感官享受;政治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方法。他从不满足,从不示弱,从不停止探索,永远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中最鲜明的特点。
人有着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在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下,往往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力、女人、美色等现实欲望;另一方面,他没有被这些迷惑,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新的生活。他们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一方面,他是一个理想社会的追求者,另一方面,他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与“善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的唯物辩证法,展现了人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指明了人应该追求的精神净化之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理想,引领人们走向崇高的理想和不懈奋斗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征。
歌德的《浮士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1诗剧以玄幻为主线,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玄幻(天与地,现实主义上古,人间恶魔)。使《浮士德》成为资产阶级理想的颂歌,成为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总结。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的灵与肉、梅菲斯特的恶与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并表现出各自的人格特征。用矛盾的对比描绘群体形象。天帝与魔鬼是理智与情欲的反差;浮士德和梅菲斯托费勒斯是人类和恶魔的对比。浮士德和玛格丽特是知识分子和自然的对照。对比使他们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3多样化的形式。诗剧以自由韵体开头,玛格丽特以民歌体写成;《海伦》是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写成的。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象征和隐喻在诗剧中被广泛使用。例如人造人,海伦和女巫的厨房都是象征,而隐喻则经常被用来批评教会。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
1的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来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愚昧,克服人类内外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诗剧肯定创作和劳动,要求人们“每天探索生命和自由,然后享受自由和生活”。
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人生就是追求,追求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正是在这个不断追求与幻灭的大循环中,世界和人类处于矛盾运动、发展和进步之中。
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总是与外界发生冲突,失败和灾难不可避免,但主角用自己的行动决定了自己的本性,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如果你对考试有疑问,不知道怎么考内容,不知道当地的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教育推广计划:/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