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内燃机车的应用历史

1963期间,巨龙机车隶属于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并投入使用,担任京山铁路丰台西至南仓间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1965年,第一批ND型内燃机车开始分配到北京内燃机务段。1960年代中期,东风内燃机车作为我国第一代干线内燃机车,开始在西北戈壁滩、东北大兴安岭、西南等线路陡峭、长隧道多的干旱缺水地区投入使用。

1965年,川黔铁路重庆至贵阳段投入运营,成都铁路局遵义机务段成立。这是继北京内燃机车段之后,中国第二个内燃机车段。同年,第一批东风内燃机车被分配担任川黔铁路贵阳至赶水间的机车路线。1966年,兰州至乌鲁木齐兰新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乌鲁木齐铁路局柳园机务段(原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同时成立,并分配了大量东风内燃机车,主要负责兰新铁路三道沟-柳园-哈密间客货列车的牵引,这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内燃机车机务段。同年,连接贵阳和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成都铁路局水城机务段(后更名为六盘水机务段)成立,开始配属东风内燃机车承担贵昆铁路六盘水至宣威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同时,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也开始分配东风、东风2型机车。

1967年,柳州铁路局马尾机务段开始装备东风机车,在以陡坡急弯著称的黔桂铁路投入使用。此后,黔桂铁路的牵引动力逐渐改为内燃机车,取代了此前使用的解放1型蒸汽机车。马尾机务段机车数量在1973年初达到历史峰值。当年,该段东风机车多达128辆,后来有近一半分配给了同年成立的金城江机务段。65438-0969年,为开发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而修建的嫩林铁路(现为福西铁路)嫩江至加格达奇段建成通车,齐齐哈尔铁路局加格达奇机务段成立,东风内燃机车开始配属。次年,嫩林铁路加格达奇至张玲段建成通车,塔河机务段成立,开始划归东风机车。1970成昆铁路成都至昆明段全线建成通车。昆明铁路局广通机务段、成都铁路局峨眉机务段、成都铁路局西昌机务段同时成立,大批东风内燃机车被分配承担跨成昆铁路客货列车牵引任务。自1972起,东风3型客运机车投入批量生产,分配到部分急需机车的客运机务段。广州铁路局长沙机务段是第一个拥有东风-3型机车的机务段,担负着京广铁路郴州-长沙-岳阳间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替代老旧的胜利-3、胜利-6型蒸汽机车。1973年,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配属东风3型机车,替代使用年限近40年的KF蒸汽机车,负责京沪铁路与上海、宁蚌埠间旅客列车的牵引。同年,大量东风3型机车分配到郑州铁路局郑州机车厂南段,担任京广铁路武昌-郑州-安阳与陇海铁路陕西(三门峡以西)-郑州-徐州-蚌埠之间的客运线路,取代过去使用的以人为本、以胜利为导向的蒸汽机车。同时,北京铁路局石家庄机务段也开始分配东风3型机车承担京广铁路北京-石家庄-安阳间的客运牵引任务。此外,东风-3型机车还被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广州机务段和沈阳铁路局沈阳机务段,分别在广深铁路和沈大铁路投入使用。

1973年,郑州铁路局桐树店机务段(后更名为襄樊北机务段)开始装备东风机车,在邯铁、襄渝铁路投入使用,替代FD、前锋蒸汽机车。同年,兰州铁路局兰州西机务段划归东风机车,负责包兰铁路兰州至甘棠间客货列车的牵引。1974年,成都铁路局贵阳机务段划归东风机车,开始由蒸汽机务段向内燃机车段过渡。1975期间,柳州铁路局柳州机务段配属东风机车,负责湘桂铁路柳州至冷水滩间旅客列车的牵引。65438-0978,贵阳机务段东风机车开始在湘黔铁路投入使用。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东风3型机车因牵引功率低而被性能更好的客运机车所取代。随着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投入批量生产,沈阳机务段逐步将东风3型机车全部转让。上海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的东风3型机车逐步被罗马尼亚进口的ND2型内燃机车取代。从1982开始,郑州机车南段挂了大量北京内燃机车。在65438+80年代中期,这些剩余的东风-3型机车被相继改造成东风-3型货运机车,并在中国西南各机务段投入使用,以加速淘汰旧蒸汽机车。1983期间,柳州铁路局融安机务段配属东风机车,负责刘彘铁路柳州-融安-怀化站(怀化南)间客货列车的牵引。同年,加格达奇、塔河机务段部分东风机车转入伊图里河机务段。1985年,成都铁路局九龙坡机务段(后更名为重庆南机务段)开始配属东风机车,更换解放后的先进蒸汽机车,承担湘渝铁路重庆至大仙、成渝铁路重庆至内江、川黔铁路重庆至赶水、三江至万盛3万条支线的客货运输任务。

1980年代后期,东风-3型客运机车已经从中国铁路的机车序列中消失,大部分东风-3型机车修改了传动齿轮比,改造成最高时速100 km/h的东风机车,使得东风机车在全国铁路的数量达到1990年886台的历史高峰;同时,机车号由客运的“东风3-0XXX”改为货运的“东风XXXX”,“客改货”的东风机车主要占用“东风18XX”至“东风21XX”的号段,造成机车号混乱。65438年至90年代初,随着贵昆、向倩、川黔、成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相继完成,西南地区的东风机车逐渐退居二线,由干线牵引改为干线小运转或调车任务。1994期间,成都铁路局广安机务段配属东风机车,负责襄渝铁路广安至重庆西的货物列车牵引。同年,内江机务段也转入东风机车,在内江站担任调车作业。此外,为满足短途客运需求,一些铁路局将部分东风机车的齿轮比改为客运机车,用于牵引短途客车和通勤车。到1990年底,仅存的东风机车主要用于调车作业,仍有少数用于西南铁路干线。如重庆南车段使用东风机车牵引向莆铁路旅客列车,直至1998完成向莆铁路全线电气化。

从1994到1995,成都机车车辆厂先后翻新了一批从成都铁路局和昆明铁路局收集的10旧东风机车。经铁道部同意,翻新车号变更为东风2201 ~东风2210,其中7台(22065438+)其他3台货运齿轮比机车销往路外厂矿,2207号机车由深圳邵峰水泥公司使用,其余2207、2208号机车下落不明。

从1995,黑河铁路集团公司采购了第一批东风内燃机车,分配到孙吴机务段承担北黑铁路客货列车牵引任务。到了1996,原来的建设蒸汽机车全部淘汰。2002年,东风内燃机车被中国国家经贸委列入《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三批)》,要求尽快淘汰。2003年,黑河地方铁路采购东风4B型内燃机车,淘汰了全部东风机车。同年,三毛铁路公司引进GK1CB内燃机车,东风机车全部停产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