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宋代城市的历史。

北宋时期,黄河平均每2.4年决口一次。北宋中后期的黄河治理问题与当时松辽和朝廷的对抗交织在一起,使得黄河治理和防洪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李青八年(1048),黄河在宜州尚湖北支。在接下来的4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皇帝到大臣们,围绕着是让黄河向北流,还是恢复它原来的路线,争论不休。在此期间,三个大型引黄工程被迫恢复黄河东流。然而,东河的每一次穿越都很快以大决口告终,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带来了巨大的洪涝灾害。最后,黄河仍然转向北行路线。

景祐元年(1034),河间滩恒隆(今河南濮阳东),经河北大名、馆陶、山东聊城、惠民,至山东宾县。这是宋代黄河的第一次大改道。改道后的黄河干流,历史上称为“恒隆古道”,其路线称为“恒隆古道”。恒隆,因此,沿河而行的时间不长。14年后,即李青八年(1048),黄河在葛州(今河北濮阳县)城上湖决口,汇入大海。恒隆的旧路完全淤塞。这是宋代黄河最北端至渤海的路线。

北宋第二次大分流,是因为堵口失败,史称“上胡爆口”。隋炀帝三年(1051),黄河在馆陶县(今河北省馆陶县)郭古决口,河道受阻后转向南。河北转运使李忠昌提议封锁上浒北溪,打通六塔河,恢复恒隆旧路。这个提议遭到了欧阳修的反对。他认为,恒隆旧路已经堵了20多年,黄河废弃河道很难恢复。但回到恒隆老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正如欧阳修所料,实施的结果是,在刘塔河开闸引黄河水入恒隆旧路的当晚,因为水没有以最快的速度排出,导致决口。千里河北在汪洋,死伤无数。恒隆老路的回复以失败告终。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黄河从大明府魏县第六决口决口,形成北流和东流,即所谓的“二姑河”。北宋时,人们把原来的上湖河称为“北流”,新的宽约60米的汊道称为“东流”。其中,东流经沧州、乐陵、无棣入海。

黄河分北流和东流后,新河道一直不稳定,老河道萎缩,所以新旧河道仍然经常溢流。当时北宋对黄河的防洪整治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通过修筑堤防来维持黄河的北流,减缓河北的洪水;第二个主张是堵住北流的旧航道,稳住东流的新航道。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倾向于后者,但鉴于流塔河的教训,他们派人在额尔古纳河口筑坝阻止河水东流。司马光首先同意了归河的提议。经过实地考察,他认为东流较浅较窄,堤防不全,肯定会导致溢流,所以退河之事要缓一缓。然而,归心似箭的宋神宗、王安石在东流顺利、北流河水较浅的情况下,于熙宁二年八月(1069)将北流河堵死。结果,徐家岗以东,京口以南的黄河决口,位于北流和东陆之间的几个县灾情惨重。

北流封闭后,朝廷采取了许多措施维护东溪,但东溪仍屡断不绝。元丰四年(1081年),黄河在赣州小武决口,注入北方的御河,一般沿王莽河旧路进入永济运河,经过几个县后入海。此后,东流被切断,黄河又恢复了北流。哲宗即位后,为了达到以黄河之险“防辽”的目的,回归河东的讨论再起。当时,回鹘学派的代表人物王专门列举了黄河北流的七大危害,另一位代表人物则主张“设险”应先于“治河”。反对派苏辙、曾昭等人奋起反击。双方各持己见好几年了。然而,回归东河的想法与北宋帝国辽朝的统治者意图十分吻合。元佑八年五月(1093),朝廷又回到了河边。结果发生了比熙宁二年(1069)更严重的水灾。6年后,黄河破内口,东流断流,黄河干流恢复北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