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大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正式开始。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清除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把社会主义经济定义为商品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确实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结合。虽然对改革开放有一些争议,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控制;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起步发展;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运行。
二、建立目标模型的过程和基本框架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6月党的十四大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说:“更多的计划或更多的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设计,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第三,以完善为主题的改革开放新课程
2002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2003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经历了起步、探索和试验阶段,以及建立目标模式和基本框架的阶段。应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基本转型,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扩展数据
我们必须选择渐进改革的方式。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基本经济制度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对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很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一是着力发展更适合市场经济的非国有经济,然后着力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再重点发展要素市场;价格改革要先调后放,调放结合,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生产、流通、价格等。都有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过渡到市场单轨制;
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的改革开放要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进,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改革的方法也是如此。先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整体推进;更何况是先易后难。应该先改革那些容易改变的领域,最后打一场攻坚战——推进国企改革。
从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改革不成功或不成功。一切都需要在更长时间的实践中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制度变迁环境和制约因素,改革路径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