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蒂镇的历史演变

据考证,古蒂村始建于唐代。《魏县地方志》载:“古蒂镇有兴化寺,兴化寺有汤怀”。根据石碑上的记载,唐宋时期,古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镇。《金史·地理志》载:“威州县三镇一堤”。据《魏县志稿·民社志》记载,“李于元末从云南迁入”。根据传说,因为这个村庄位于白浪河和雨荷河之间,所以经常遭受洪水袭击。为了躲避洪水,居民筑堤保护房屋,称为固堤。魏县北部沿海一直是产盐基地。元代时,该村曾设盐站,此时称为古蒂站。在未来,由于村庄的扩大,商人在街道两边开了更多的商店,所以它被称为古蒂街。1948属于渭北县古蒂区。1953变更为威县古蒂镇。1958变更为古蒂公社。1984是寒亭区古蒂镇。

古蒂镇历史悠久,世代为渭北重镇。镇政府驻地东南300米处的土堆上,村旁有一片墓地,当地称之为长木场遗址。图布南北长,东西窄,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这里以前是墓地,俗称长墓场。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长150米,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白浪河旧路沿土口两岸,进入别花湖。遗址没有悬崖,文化层次不清楚。1982进行普查,收集龙山、东周、汉代罐、鼎、卫、豆陶等陶器实物。在六合村东南,有一处瓜卜顶遗址,是寒亭区迄今发现的离海岸线最近的龙山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