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文化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特别是宋元以后,儒家思想得以长期占据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统主导地位。中原地区地处历代政治经济统治的腹地,其文化基础道教被统治阶级所忽视,影响力逐渐下降,以宗教的形式退隐山林。儒家的中庸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渐控制了各阶层民众的普遍认知并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的价值取向和不可磨灭的“官本位”思想。再加上中原地区特殊的农业地理条件,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依赖,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重农轻商的观念,很难搬离故土。

而谢灵运则吸收和接受了多种文化的滋养,博采众长,拥抱了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海外贸易带来的文化交融。逐渐演变成今天温州人的踏实、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瓯越文化中“善变”、“争强好胜”的市场经济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很多地方学习温州精神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反哺现象。瓯越文化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但却得益于多种文化的滋养,尤其是中原的道教文化。“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的许多内涵都渗透着道家思想的潜能。在她蒸蒸日上的今天,回报中原文化曾经的哺育,为中原文化输血,无疑对中原崛起的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周口永嘉人谢灵运为媒介,探究中原文化与瓯越文化的渊源,分析比较两种文化不同的内在属性和优缺点,对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从根本上找出中原经济落后的原因,实现两种文化的优势互补,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