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戴逸。
工作量大,所以野史很多人修改一本史书可不是闹着玩的。需要严谨的研究和广泛的史料收集来决定内容。二十四史中最长的是《明史》,历时94年才完成。这样看来,如果清朝的史书用了100多年才得以修订,也不算太意外。
我们把官方认可的史书叫做正史,其他的叫做野史。清朝的野史太多了,很难全部收集起来,通读仔细研究就更难了。由于清政府是满清的官员,当时的很多材料都是满文写的。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官方历史必须用中文书写。把满语清晰流畅地翻译成汉语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自然要花很多时间。
一方面有清朝的记载,也就是清朝的记载,比较可靠,有史家的记载。其内容涉及皇帝的言行、功过,以及各方呈上的折子、吏等部门的礼刑,非常全面。
另一方面,有地方当局编纂的史料,不管有没有遗失,如何整理现存的资料都很困难。我们的正史是传记通史,不能单独写一个地方的历史。整理这么多资料很头疼。另外,文人可以写点东西,光是清代的诗文集就能装满一大屋子。
清代文字狱严重,很多资料刻意褒扬清朝,增加了史书编纂的难度。而且民国政府后来编史书的时候,有很多清朝出生的老人。他们自然会刻意歌颂清朝,反对起义,所以无法将真实的清朝呈现在民众面前。据说是眼见为实,但是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亲眼目睹这些事情,只能依靠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一些民间传言来判断真假,这也增加了工作量。
二十四史,对编纂成员和统一性要求很高,都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用白话文,看似降低了难度,其实更考验编译者的水平。再来回忆一下我们做过的文言文翻译题。是不是原来的一行字翻译后变成了两三行?文言文问题的答案里经常会有原文的翻译,本来就是半页,翻译可能不够一整页。这就要求编辑的语言非常精炼,在表达清楚意思的同时尽量少用词。
这个不好说。在古代,一个“然”字可以有十几个意思,哪怕是一个君主,因为他搞不懂一个大臣说的“然”是什么意思,最后落得个仇恨的下场。
当时袁世凯准备在上任三天后编纂清史,但人员水平和编纂书籍的水准参差不齐,非常凌乱。而且,那时候的作家都是自己在家写作品。按照规定,要成立国史馆,要有一个总经理统一指挥。在家办公显然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内容上的矛盾和重复,也不像正史,文笔一致。乍一看,这本历史书是不同的人写的。这部最后只能作为参考资料的史书,叫做《清史稿》,即没有成型稿,不能算正史。
后来想找人写,因为国家局势不稳,就放弃了。
编纂计划已经启动,未来我们会见到清朝的历史。虽然很难编纂,但我们遇到这本历史书也不是没有希望。因为我们的历史必须要有正史记载,这样人们才能正确评价历代王朝,避免自己人之间的内讧。
戴仪先生在建国初期就想编清史,50年代得到了批准。然而此事无疾而终,戴逸一直在等。他说他一定要编好这部清史。终于在2002年,国家正式开始编纂清史,原计划十年完成,却一拖再拖。毕竟这本历史书不是那么好编的,只能慢慢等它出版了。
国家为此计划拨款30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将此计划作为国家级文化工程,高度重视。2004年,经过各方准备,清史编纂工作正式开始,2005年,其体例和目录起草方案出台。10年后,并没有像原来计划的那样,出了一本《清史》,而是刚刚完成了另一本《清史》的初稿,开始复习。为了正史的严谨,两年后开始了第二次审查,之后又有三次审查,最后在2018基本定稿。
不要觉得这些流程太繁琐,没有必要。第一个高度可以统一内容,防止错误和矛盾。在第二次审查的过程中,删除、更改和添加了许多内容。第三次审查是为出版做准备。
虽然稿拖了很久,但是工作人员一点都不懒。《清史》大概有3500万字,不要说写了,更不要说来回复习了。看了这么多字,是个大工程。一本高等数学只有40万字左右。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工作量有多大。
这本完整的《清史稿》是用白话文编写的,有大量的图片,不仅描述了诸侯的生活,还解答了一些历史之谜,可谓详尽。
戴毅先生认为,出版的清史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政治上可靠。这本书是经过严谨调查得来的,不会凭空诋毁一个无辜的人;二是事实正确,不会像一些乱摆摊的书那样添油加醋,吸引读者眼球;第三,内容丰富,涉及各方,这3500万字绝对不会掺水;第四,很有创新性。虽然还是有文言文的感觉,但是这本书是用白话文写的。《清史》与之前的24部史书不同,它适合读者,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也能读懂。
目前,该项目已耗资超过9亿元人民币,涉及2000多名学者,并已起草了92卷。同时也写了一些相关的史书供参考。
我们等待大清的历史太久了,真的耗费了我们人民很多心血。相信出来后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