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崖山海战死了多少人?雅山海战发生在哪里?
雅山海战图片
先说参战人数。南宋濒临灭亡,于是有人说南宋参战人数约20万,包括南宋随军的人和南宋随军带来的家属。据史料记载,南宋有作战能力的军队只有几万人,其中约有65438+万艘,并不全是船,只有700艘左右有作战能力。
元军有近20万人,其中只有1000人是蒙古人,但这20万人都是能打仗的人。从这一点来看,元军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但蒙古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所以在海战中只损失了400多艘,但与南宋的船只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雅山之战,元军开始尝试火攻,失败后开始使用弩,直到最后的肉搏战。最后,它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那么雅山海战死了多少人?据史料记载,海上的浮尸有10万多具,战斗中阵亡的人数应该在15万左右。因为没有历史记载,蒙古军损失人数不详。
雅山海战发生在哪里?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海战,雅山海战遗址也具有纪念意义。
雅山海战图片
崖山位于新会区崖门镇,这里是银洲湖出海的地方,也是潮汐涨落的出入口。东面有一座悬崖山,西面有一座汤瓶山,两座山的脉络向南延伸入海,如束缚水口的闸门,故又称衙门。但仅从地形来说,两山一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今的崖山港,在经历了沧桑之后,因为泥沙淤积,变成了一片土地。人们不可能再看到这个港口了。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宋军的船只只能驻扎停泊在崖山西北的港口,船队无法停泊在崖山东南岸,面朝大海。西北港虽有两个出入口,但退潮时只有一个出入口,实际上影响了军队的进退,因为“北方水浅,船粘,不涨潮进不去。”所以选择雅山作为战争据点和基地,多少有些混乱。
如果追溯雅山海战的地点,会发现另一个现象。被流放的宋廷驻扎在湛江南部沿海的周楠岛。如今岛上仍有宋廷修建的宫殿、书院等遗址。由此可以推测,如果没有长期驻扎的打算,宋汀兰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建造大型工程的。然而,由于宋军在这里驻扎不久,他掉头返回了悬崖山。从行军路线上看,这是一次“逆行”的举动,以迎接元军的追兵,从季风的角度看,也是逆流逆风。
目前,雅山海战的地点还没有考证出来。它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约5公里处,是南海与鄞州湖的交汇处。即以顾靖镇官冲村一座无名小山为中心,北起鄞州湖,南至衙门口,在方圆数十里的水陆范围内。
牙山海战未解之谜介绍
?雅山海战有三个未解之谜,至今未解。崖山海战的一个未解之谜是,南宋为什么要把全部兵力集中在这个地方。根据目前的调查,南宋在崖山以南湛江海附近的一个岛上修建了临时住所,他们在岛上抵抗元军应该是合理的。为什么他们反方向去了崖山,正好和元军追击的方向相反?而且是逆风从湛江附近的岛到雅山。
张士杰肖像
南宋当时的决策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有专家认为,当时的南宋决策层已经预料到了南宋灭亡的前景,无论是在陆地上防守,还是在岛上防守,都将全军覆没。因为乡土情结,他们选择了陆上反抗。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仍然不能准确解释在牙山海战这个未解之谜中,南宋的指挥官们为什么要守卫这片土地。
崖山第二个未解之谜是,为什么南宋在军力远超蒙古的情况下全军覆没。南宋军队20万,战船近千艘,蒙古军队只有2万,战船400艘。南宋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如蒙古,但20万大军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是海战,不是陆战,蒙古军队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
崖山海战的第三个未解之谜是宋朝的指挥官为什么屡犯错误。崖山海战南宋的指挥官是张士杰。但是南宋的物资都是由海南岛提供的。张士杰没有派兵镇守海港,而是把所有的战船都聚集在海港,显然是大错特错。南宋的战船数量远远大于蒙古,要在海上对抗蒙古军队。在狭小的区域内作战,显然不利于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