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出货前有什么征兆?看完了,一步一步跟着庄家走,不吃亏。

银行家是股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消息灵通的来源和专业的交易团队。在股市中获利的可能性和程度是普通散户无法比拟的。所以庄家介入的股票大多会有比较大的涨幅。

因为庄家交易的强势,很多散户会选择关注庄家交易的走势,根据庄家的操作方向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在实际交易中,投资者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庄家操作本身的核心就是诱骗散户,所以会故意在盘中设置更多的陷阱,诱骗散户入套。普通散户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跟庄,盲目跟庄必然会亏很多。

但是,庄家也是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应该遵循这个市场的交易原则。投资者首先可以对庄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庄家常用的招数;之后你就可以了解坐庄全过程中每一步的交易目标、交易手法、盘面特征;最后,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追庄策略。

理解出货和股价波动的关系

很多投资者是在洗盘子的时候被主力“洗出来”的。一方面是投资者缺乏耐心,另一方面是对主力出货有一定的误解——即主力出货必然会立即造成股价大跌。这个观点长期来看是正确的,因为一旦主力开始出货,就意味着主力的筹码开始减少,而散户的筹码开始增加。而且由于散户无法形成合力,股价很难维持在高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主出货往往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控制能力越强,出货时间就越长。主力公司为了让手中的大部分筹码卖个好价钱,在开始出货后,会继续长时间控制个股走势。在股价上涨的途中,如果大势好,主力很可能会提前派发一些筹码。不分析具体原因,不结合实际情况的投资者,如果搞清楚主力目前的行为,匆忙抛出筹码,很可能会错过后面的好行情。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盘中发现大量卖单,不必过于担心是不是主力出货。这时候就要密切关注个股的累计涨幅,以及主力股票前期可能会筹到多少。如果个股累计涨幅不大,前期主力充分拉升,即使大卖单来自主力,也很可能是主力战略性减仓,未来股价仍有可能出现。

装运时间

主力建仓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出货也是如此。选择好时机出货,可以让主力事半功倍。那么,主力一般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出货呢?

有坏消息时:坏消息会让买这只股票的投资者感到不安,这多半会导致股价下跌。一般来说,主力会尽量在利空释放前出货。但由于市场上主力的意外消息,很多上市公司突如其来的利空消息往往会让已经进入这只股票的主力非常被动,因为此时主力很可能因为募资不足而无心插柳。这个时候,主力可能会因为一个利空而损失一些筹码。这种出货多是出于战略减仓的需要。至于会亏多少货,要看主力的位置。

兑现利好消息时:利用利好消息释放所营造的良好市场氛围出货,是主力惯用的交易手法。我们说过,主力有隐藏的信息渠道,所以往往能领先市场一步,让股价在上市公司发布利好消息之前就能被炒作出来,等到利好消息真正发布的时候才能大量出货。

谣言增多时:“谣言”多出现在题材股。对于主力涨幅较大的题材股,主力会在出货前让舆论先行,利用市场传言再次炒热该股的主题。虽然市场投资者发现这只股票有一定涨幅,但因为消息诱人,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开始介入,而主力开始悄悄出货。

到达目标位置时:多头主力多为个股炒作而提前谋划,多头主力对个股整体涨幅要求较高,与多头主力仓位力度较大有关。至于应该把股价炒到多高,通常事先都有一个预期。股价到达目标位置时,按计划出货。但由于快进快出的特点,短线主力可能对个股整体涨幅要求不高,一般注意顺势而为。行情好的时候,他们可以大幅度炒作股价,行情一般或者差的时候,一见盈利就走。对于散户来说,一般不可能知道主力股票的目标价,但主力的出货行为可以通过盘面、成交量等信息来解读。

装运阶段的五个特征

庄股份在出货阶段通常有以下五个特点:

(1)当一只股票的价格单日大幅上涨,日内波动加剧,浮动筹码增加,成交量继续创历史成交量,说明庄家已经无法控制市场,即将出货。

(2)股价在拉升后处于高位,利好消息不断出现,但股价不涨反跌,说明庄家此时急于出货。

(3)当一只股票在均线上走平,股价下跌并连续跌破5日和10日均线,并以阴跌形态向下发展。这就是庄家利用散户的心理抢反弹出货。

(4)股价在庄家快速拉升后缓慢下跌,或长时间停留在均线附近,成交量逐渐放大,这是庄家利用均线系统进行派发。

⑤该股上涨持续时间短,成交量基本由反卖组成,但下跌时成交量逐渐放大,并伴有大规模卖单,说明庄家在出货。

识破经销商的发货方式

经销商出货一般有两种方式,即诱导多出货和拉涨拉跌出货。

首先,吸引更多的出货量

股价上涨到高位形成顶部后,随着庄家的不断出货,愿意进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成交量会因为买盘的减少而变得低迷,盘面的这种变化会极大的阻碍庄家的出货操作,无法顺利出货。庄家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顶部的买盘减少了?这是因为投资者看到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然后在高位形成滞涨趋势。这时,他们会对股票持谨慎态度。有投资者判断已经见顶,也有投资者在等待股价调整后再买入。无论如何,像上涨过程中那样不惜一切代价买股票的投资者明显减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庄家无法继续打压股价,因为股价越低,敢于进来提货的投资者越少,会吓跑场外的投资者。所以庄家只有把股价再次拉高,才能有效吸引投资者介入收货。

诱多出货的方式是,在第一次出货股价调整、成交量萎缩后,庄家再次人为抬高股价,让投资者认为目前的位置不是顶部,只是一次调整,从而刺激场外买入介入。通过上涨,庄家可以再次成功完成出货操作。

吸引更多出货量的趋势往往是隐藏的。如果投资者只从k线上分析,很难准确看出庄家的操作意图。但是结合成交量的分析,庄家的出货操作就变得一目了然了,因为庄家要出货,就要触发成交量的放大,如图1.1。

北海港(000582)股价见底后,在成交量放大的推动下展开了持续的上涨趋势。股价涨到高位后,庄家开始积极出货。第一轮的顶部k线是一个小弧形顶,随着庄家的出货,股价也出现了持续下跌的趋势。

股价第一次形成顶部时,成交量越来越小,量能萎缩,说明庄家在盘中出货越来越困难。没有大量投资者的介入,庄家怎么可能抛出手中巨量的股票?

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庄家不得不继续拉高股价,诱多。从图9.21可以看出,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成交量开始适度放大,这说明只要股价上涨,投资者就会跟风上涨,只有上涨才能吸引投资者买入。

随着一个涨停的出现,成交量急剧放大,成交量创近期新高。这种交易量的变化向投资者反映出,庄家的资金已经开始再次出货。那些认为涨停板的出现代表新一轮上涨行情开始的人都大错特错了。操作多了,就会被庄家卡在一个高高的山头上。所以对于大阳线,一定要结合其位置和成交量来看,从庄家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庄家往往利用大阳线等明显的上涨信号来诱骗散户,从而达到高位出货的目的。

第二,拉起和拉下出货

牛市形成时,由于个股的上涨速度非常快,股价的涨幅也非常巨大,所以庄家往往会进行放量交割。这种交割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大量资金。但是股价的大幅下跌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股价持续下跌后,买盘会消失。庄家虽然收回了大部分资金,但手里还有一些股票。那么他应该如何卖出这些股票呢?庄家只能采取拉升和下拉的操作。

拉高价格,拉低出货,是指庄家在高位进行放量杀跌操作后,随着股价的不断走弱,投资者的买入数量开始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庄家需要停止杀价,让股价形成反弹的假象,从而刺激投资者再次进场,以达到继续出货的目的。虽然股价看似有反弹迹象,但反弹的幅度往往极其有限,因为庄家还在出货,所以此时股价无法形成大涨。

拉涨拉跌出货很隐蔽,因为庄家出货的时候股价已经下跌到一定程度了。理论上,反弹的形成也是正常现象。但由于庄家利润极高,此时不会展开真正的反弹。如果他们只从k线分析,往往会陷入错误的思维,导致亏损。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仔细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只要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就可以避免在庄家的交割位置买入,如图1.2。

新都大酒店(00003)股价从2元附近开始上涨,一路上涨至32.09元,最后拉升过程中庄家连续收出10阳线,成交量也同时放大,说明主力在盘中竭尽全力做多。试想,如果没有庄家在操作,股价能有这么强劲的走势吗?

连续上涨后,股价已经处于相当高的位置,庄家开始大力出货,先是螺旋桨,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见顶信号,说明主力开始在顶部出货,随后股价继续下跌,也就是李庄在全力出货,属于杀跌出货。

连续涨停后,股价出现长十字线,说明股价开始企稳。很多投资者认为股价跌了这么多肯定会有反弹,于是都进场开始抄底。也许短线高手在这里可以赚一点,但是一不小心就会被套牢,因为接下来几天的反弹很弱,庄家是在借着反弹出货。试想,主力是出货,你入市怎么盈利?

经过几天的横向震荡,股价再次形成下跌趋势。在横盘的过程中,密集的放大成交量说明庄家的出货效果很好。虽然没有在高位完全出货,但是因为在腰部位置卖出股票,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只减少了利润,所以对庄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建仓的主力成本很低。正是利用了投资者抢底反弹的心理,庄家才能顺利出货。

如何判断经销商的发货点

庄家拉升有一个目标点,也就是庄家的交割点。经销商如何设置发货点?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持股成本和持股量、后续市场规模和历史成交量分布。

(一)庄家的持有成本和持有量

这是决定拉升点的最基本因素。庄家的拉升点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目标点=持有成本×(1+持有占总发行量的百分比×2)例如,如果庄家的持有成本为8元,持有比例为50%,那么它的最小拉升目标点应该是8 x(1+50%x2)=16元。

如果持股比例为60%,则最低目标点可计算为17.6元。庄家的拉升目标与持股比例有关。持股比例越大,出货的过程越长,必须用高点维持。公式中的“2”是一个市场“信心系数”,要么是固定的,要么是2。如果股票有良好的市场形象,股东有足够的信心,“信心系数”也可以提高到3甚至更多。在最近两年的实战中,庄家的实际拉升点往往高于按此公式计算的最低目标点。这里选2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庄家的利润是总涨幅的50%。如果低于2,庄家可能就没多少利润了。

(2)后续盘面的力度

后续盘面的强弱是决定庄家目标点位的最关键因素。最低目标不是最终目标,有时候经销商也不能提前确定,要看市场的情况。庄家在拉升过程中一直在试探后续板块的力度,希望力度加大。如果后续订单理想,庄家几天内就能顺利卖出大部分筹码。此时日k线是一根上影线较长的阴线,放大量巨大,头部特征明显。如果庄家把股价拉到目标点,跟风很轻,说明市场对这只股票的上涨无动于衷。这时候庄家就得加大坐庄成本,用其他手段吸引市场的注意力,要么操纵股价回落蓄势,要么继续拉升。

(3)历史营业额分布

交易商在设定目标点时必须考虑历史交易量的分布。尤其是在低位拉货的过程中,如果明显看到高位有大量的历史陷阱,庄家需要认真对待。如果庄家志存高远,财大气粗,肯定是要突破历史高点的,那么庄家就要考虑如何化解大量的锁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区域震荡建仓。如果庄家没有足够的财力,不想打持久战,那么他的拉升目标一般不会定在锁定盘价格之上。

如何区分震荡出货和震荡洗盘

表面上看,震荡出货和震荡洗盘没什么区别。但在实际意义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我们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区分:

(1)震荡出货和震荡洗盘虽然都是震荡手段,但目的却大相径庭。

震荡出货的目的是利用震荡手段掩盖庄家散发的痕迹。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分发手中的筹码,另一方面分发的同时也要保持较高的人气。

这正是因为庄家有这种分布的目的,所以从盘面来看,当股价向下波动时,向下抛出的卖单是连续的,一般卖单比较均衡,成交量也比较真实,基本都是真实的卖单。而当它震荡下探到箱底或更低的价格时,仍有大量抛售。

这些较低的订单卖出后,股价仍然偏软,当股价借大盘或利好公布之机向上波动时,付款往往不连续。或者说连续付款很假,大部分都是庄家引诱多的时候的反敲。当股价震荡上行到一定价位时,只要上档的投资者稍有卖出意愿,庄家根本不想正面交锋,股价掉头向下。总体来说,庄家基本上扮演的是空头角色。

多头多为对后市仍抱有幻想的中小投资者。从此时的成交量来看,由于股价下跌时,卖单是均衡的、连续的,似乎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所以盘面上和分时k线上都处于下跌趋势。当股价震荡上行时,看涨的力量基本来自于对后市仍抱有幻想的散户。所以股价上涨的时候,账单是零散杂乱的,缺乏定力和计划性。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呈现涨缩特征。这种量价关系说明庄家急于出局。

(2)虽然震荡洗盘也是一种震荡手段,但由于庄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获利订单的换手,而且由于庄家对下午股价的走势很有信心,所以庄家往往在震荡上行的时候买单(或其他与庄家有各种关系的资金),这种买单是持续性的、集中的、平衡的。

反映在盘面上,往往形成健康的价格上涨趋势。当它震荡上行到无压力区时,一旦有卖出意愿,庄家就敢于和空头搏斗,由此可见庄家信心满满。

相反,当股价向下波动时,由于做空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对股价未来走势有不确定性和疑虑的散户,当股价向下波动时,卖单出现零散和混乱,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和集中性,成交量在盘面上也表现为价格下跌和成交量萎缩,说明投资者不愿意在低位卖出。

当股价向下振荡到箱底或更低水平时,一般不会出现大卖,就是偶尔出现大卖,股价也应该会止跌反弹。原理是不看好股票的大投资者被洗盘后,股价会被抬高,让他们没有机会逢低吸纳,从而追高买入,踩错了节拍,抬高了他们的投资成本,真正起到了洗盘的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成交量止跌。

在这种情况下,庄家通常会放量敲低,卖出很多单,也就是股价不跌,主要目的是恐吓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引诱他们出局。看盘面,这种情况也可能是其他小资金持有人离场,另一家机构进场换手。这两点看似细微却也很重要,是区分庄家发货和洗盘的重要标志。正是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震荡洗盘的交易量往往在k线和分时线上形成价格上涨、价格下跌或成交量停止的健康走势,这是庄家震荡洗盘、震荡出货的重要标志。

(3)然后对比分析整个表格的体积。由于两者的本质区别,振荡洗盘在形态演变的整个过程中成交量迅速萎缩,表明盘面上的浮筹在换手后迅速减少,最终振荡洗盘形态成为向上突破上涨过程中的接力形态。震荡出货正好相反。因为庄家的分配行为,整个形态在演变过程中越来越重,最后选择向下突破,使这种震荡演变成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