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古代通信的发展历史。
(A)从烽火台。
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很早就用通讯的方法相互联系。根据古籍记载和发掘的古代文物,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可以相互交流了。那时候人的交流大概是基于物的交流方式。在中国云南省,解放前一些少数民族部落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他们没有文字,没有交通工具,却有着原始的交流方式:比如在景颇族的一些部落,人们给朋友送辣椒,以示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扎瓦族的年轻人送给女友一片名为“德朗”的叶子,邀请她约会。在〔wǎ〕氏族里,送火药或铅弹,就表示要打仗了。如果送一块水晶方盐,中间钻一个小洞,就说明难题解决了。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想象古代人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交流的。
与对象的通信方法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方法。后来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开始出现有组织的交流方式。
据古代记载,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王猷时期,就有了用篝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据说在边疆和去边疆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建一座烽火台,一座接一座。烽火台上全是柴火,敌人入侵时会一个个拉响警报。各路诸侯看到篝火,都会出兵相助,共同抗敌。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周幽王有一个最喜欢的妃子。
她很漂亮,但是她总是不喜欢笑。一天,为了逗她笑,周幽王无缘无故点了一堆篝火。各路诸侯见了警报,都领兵赶到。结果自然是白跑一趟,我被骗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这样,真的让夸奖笑了。但是后来有敌兵入侵的时候,所有的诸侯看到篝火都不相信了,就没有人出兵救了。周幽王无法抵挡敌人的进攻,因为他无法得到各路诸侯的帮助。不仅他被杀了,西周也灭亡了。这个故事说明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有组织的交流方式。
中国历代都是用这种篝火报警的方式传递军事信息,持续时间很长。从后来出土的汉简中可以知道,汉代从河西四县(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到延泽(今新疆东部罗布泊),都大规模设置了烽火台,并称“五里一哨、十里一墩、三里一堡、百里一城寨”,这些烽火台都归地方官管辖。在地方最高长官之下,还有各级负责烽火台的官员,如杜威、鬼卫、侯官、侯长、向长等。每个车站还根据距离配备了若干个等级。升起和释放篝火的方法昼夜不同。白天升起烟,晚上放火。此外,还用各种暗号表示对敌人的攻击次数,比如敌人少于500就放两次篝火,等等。这种有组织的交流方式,对保卫边疆、抵御敌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交流方式直到明清时期仍在很多地方使用。例如,山东省烟台市因明代为防止日本海盗的入侵而在那里建立狼烟台而得名。
通过信标传输军事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但无法从边境传达详细的敌情,更不用说上面的命令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邮政驿站系统来传递政府文件,配合烽火使用。
(2)邮政与邮政通信2000多年
周朝时,各诸侯国自成一国。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他们经常在大道上设置驿马和邮车,来回传递政府文件。春秋时期的孔子曾说:“德之普及,快于邮之投递。”也就是说,他所倡导的道德理论会比邮寄订单传播得更快。可见,当时的邮政通信不仅相当完备,而且相当快捷。
古书《左传》中有一个故事:秦国(在今陕西)和晋国(在今山西南部)合谋,共同攻打郑国(在今河南郑州)。郑是一个小国,受到两个大国的威胁,处境危急。为了打退敌人的入侵,郑派使者到秦国军营建议:“秦国和郑之间有国,灭郑只利于金,不利于秦。不如与秦、郑结盟。将来秦国的使臣要来东方,也要做秦国的主人。”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停止了战斗,派齐子、和去郑国。为了表示和解,郑把郑都城北门的钥匙交给三个使者管理。但认识齐子人告诉秦密保,他们已经掌握了郑国的北门,请出兵攻打郑国。然而,当秦国派出偷袭郑国的军队行至滑州(河南洛阳以东)时,被郑国商人高闲发现。高闲感到祖国危在旦夕,便假扮成郑国的特使,用他贩运的十二头牛向赤兵进贡,暗示郑国早已得到消息,有所准备。与此同时,他迅速用通往郑的邮局在夜间通知了全国。郑得到消息后,立即提高了警惕。迟发现郑已经准备战斗,只好停止前进,顺便消灭滑国。可见当时的邮政系统意义重大。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邮政通信逐渐完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各地都修建了驰道,促进了邮政通信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制度更加兴盛。唐代有驿站1600余处,包括陆驿、水驿和水陆驿,其中水驿260余处,水陆驿80余处。邮局的行程也有明确规定。比如邮局规定每天马走70里,驴走50里,车走30里。各级官员使用的车马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不按规定办事的人将受到惩罚。在紧急情况下,驿马一天可以跑300多英里。诗人岑[cé n]参诗《第一次去龙山的路上,他是宇文的判官》,描写邮政的速度:“驿站一个接一个,邮车如星河;平明发咸阳,黄昏而长long山”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反唐。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县),离范阳有千里之遥,但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可见唐代邮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朝时期,由于军事活动范围的扩大,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当时,仅中国就有1496个驿站。元朝将邮局音译为“站红”,所以后来称邮局为邮局。
元朝做官的意大利人凯尔?波洛在他的书《凯尔?在《波罗之旅》一书中提到,元代每隔二十五里必有驿站。每个驿站都有富丽堂皇的房子,床和被褥都是绸缎做的,住宿所需一应俱全,专门供钦差大臣们休息。他
他说即使国王来住,他也一定觉得很舒服。他还说,这样的大驿站有一万多个,驿马有三十万匹。凯尔。波罗的描述可能有些夸张,但元朝驿站的规模可想而知。
此外,元朝还沿袭宋朝的方法,在各郡广设“快递铺”。这种快递店专门投递政府的紧急公文,有点像现在的军邮。估计全国大概有2万个名额。每个店都有好几个店,没日没夜的送文件。这些店铺腰上挂着铃铛,手里拿着枪,晚上打着火把。当他们到达狭窄的道路时,他们用力按铃告诉行人和马匹让路。当我们快到下一家快递店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很远的地方按铃。当我们闻到下层商店的钟声时,我们会做好准备,收到文件,然后继续前进。就这样,一家又一家的店铺不停的经过,规定日夜行走400里。
明代的驿站基本沿用旧制度。清朝中期以后,现代邮政逐渐发展起来,取代了古代的邮政系统。
两千多年的邮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例如,为了让他最喜欢的妃子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枝,唐明帝为她设立了一个从长安(今Xi安)到四川涪陵的驿站,日夜飞行,运送新鲜的荔枝。唐代诗人杜牧写道:“红尘骑公主时,无人知是荔枝。”这两首著名的诗是对这件事的讽刺。另一个例子是,清朝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贵州驿站的苦难。他说,世界上最苦最累的是驿站,最危险最远的是贵州。夫举一站,其肩必断,马走一站,其蹄必瘸,其脊必烂。连苗族人都被逼得不能种地,不能织布,一天天地垂死挣扎,逃难逃亡,流离失所。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邮政通信中普遍存在。这只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3)人民信息局和华侨审批局
驿站是政府的通讯机构,只能传递公文。除了宋朝允许高官附家书,一般不允许私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私人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通信,地主和富商也可以派仆人或雇佣搬运工从远处送书;普通人只有托人转达,不仅慢而且急,还经常延误或丢失。中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大雁传书》的故事,可想而知古代人的交流有多困难。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交流频繁。外出经商打工的人,战争年代被迫参战的军人,逃离家乡的人,都需要和家乡的亲友交流。特别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更迫切地需要交流,以便交换商业信息、洽谈贸易和寄送账单。所以民间送信的生意应该是正当其时兴起的。大约在唐朝时期,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有主要为私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方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所得的钱,存放在长安地方政府的机构里,然后用收据把地方政府的钱全部拿走。这其实就是交易所业务的萌芽。当时还出版了一种叫“地[d ǐ]报”的手写或木刻报纸,通过邮寄的方式传播到各地,就像现在出版的报刊一样。明代有一个为民送信的民信局。西南省份的一些人信局被称为“马相月”。相传起源是这样的:搬迁到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垦荒的农民,因为思念家乡,每年约好推老乡回老家几次,来回带土特产和信件,后来组成了专业的人信局。
人民信息局开始出现在长江沿岸贸易便利的沿海城市,然后逐渐向内地发展,直至东北、西北各省。清代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公元1821至1874年)是人民信息局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当时中国大大小小的新闻局有几千个。自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条约以来,上海的商业、交通得到畸形发展,各种民情局纷纷扩充组织,在上海设立总号,在各商埠设立分号、联号或代理店。小规模的人信局会联合起来运营。这样,中国的商埠和交通便利的大石就成了稀疏的民间交流网络。
人信局是商业机构,由业主(俗称老板)出资,员工经营。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所有的人情局都竞相在盈利多的地方设机构、修路,没有人关注无利可图的偏远地区。人民信息局的客户主要是商人。为了吸引业务,人民信用局也给他们的客户各种便利。比如晚上,商店关门后,派人去各个商店收邮件,汇款。长期客户还可以支付信用总额,甚至可以获得折扣。
很多广东、福建等省沿海地区的穷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出国谋生。还有的被帝国主义强盗骗去外国苦干。起初,这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侨不方便与家人联系或寄回一些他们通过努力工作赚来的零星钱。后来,广东、福建的一些人民新闻局在海外发展业务,组织了“华侨批准局”,办理华侨的通信交流业务。因为福建方言称“信”为“批”,华侨汇款所附信件为“华侨批”,所以投递华侨信件和汇款的机构称为“华侨批局”。侨批局除了在国内华侨多的城镇开设外,还在国外设立分号。据1930统计,全国注册的华侨审批局有180家,海内外分号700多家。到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海内外华侨批准局已达100多家,分号1000多家。它们在方便海外侨胞寄信汇款和与祖国联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海外侨胞的欢迎;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并没有试图改革中国的官立邮局、民营民情局和华侨审批局,而是接二连三的侵略者侵占了中国的邮权。人民信息局和侨批局虽然受到侵略军的打击和破坏,但由于历史悠久,得到人民的信任,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扼杀。后来,清政府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的英国人赫德创办了海关驿站,并利用自己作为官员和外国人的特殊权利,注册了民信局,强迫民信局接受海关驿站的领导,限制向船舶运送邮件,提高民信局邮件运送总承包费,遭到了联合罢工的抵制。赫德改用另一种方法,将海关邮政的国内平邮关税从四分降到一分,当地平邮关税从四分降到半分。通过资本主义的竞争手段,彻底打败了人民信息局。即使辛亥革命后,官办邮政也模仿人民信息局随时送信的优势,强迫官方邮政信使实行每天四次到八次、十次、十二次的送信制度,即使引起信使罢工也在所不惜。直到1935人民新闻局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被迫关闭,才下令限期结束。
-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使用竹子或木屑作为书写材料。这种竹片叫简,木片叫扎或打,一般叫简。古书《诗经》在殷末周初王所作的诗中有“简书”之称。汉代的竹筒称为汉简。
(2)汉代河西四郡,镇守重要边关的武将称为校尉;镇守小城的武官叫上尉;管理敌方边境侦察的武官称为候官;管理一个烽火台码头,也就是一个侦察中心点,叫等待;基层的侦察哨叫队长。一名上尉通常有三至三十名卫兵。
①“轨道”是两轮之间的距离程度。战国时期,铁轨的宽度不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铁轨宽六尺。同时,秦始皇废除了原有的文字,用一种叫做“小篆”的新文字来统一全国文字。
①总督,官方名称。建立于明初,是清朝一个省的行政长官,同时掌管军事。